诗词大全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朝代:南宋 作者: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shǔ dào dēng tiān
bēi sòng xiù xíng
huán tàn zhōng nián duō bìng
kān bié
dōng běi kàn jīng zhū biǎo
西 nán gèng cǎo xiàng
gōng míng shōu shí jūn hóu
chuán
ér lèi
jūn xiū
jīng chǔ
néng shuō
yào xīn shī zhǔn bèi
shān shān
chì tóu qiān làng
tóng shàng sān gēng yuè
zhèng méi huā wàn xuě shēn shí
xiā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稼轩以“凭陵上司,缔结同类”的罪名,罢居上饶已经将近三年了。所以词中处处把李之入任,与己之罢闲,双双对照写来,一喜一忧,缠绵悱恻,寄意遥深,感人心肺。

起两句,“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点出李之入蜀与己之送行,双双入题,显得情亲意挚,依依难舍。“登天”虽借用李白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其实却暗含此行之艰难;虽是王命,何尝又不是小人的挟嫌排挤,有如远谪?所以他这阕词写的极其沉郁,这开头无异已定下了全词的基调。“一杯”,何其简慢;看似淡语,然而却是至情的无间;流露出君子之交,一杯薄酒足矣。没有华筵歌妓,也没有清客的捧场;只有两个知心的朋友一杯相对,则这“一杯”二字,不仅写出了友情之深,亦且写尽了世态之薄。笔墨之力量如此,则这“一杯”也就不少了。

“绣衣”,是对“提刑”的美称。汉武帝时,派使者衣绣衣巡视天下,操有生杀之大权,称为绣衣直指。李正之提点刑狱公事,也负有司法和监察的任务,所以稼轩也借以称他为“绣衣使者”。

三、四句:“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点出“中年”,是时稼轩45岁,正是“不惑之年”,大有作为的时候。然而“多病”,这一“病”字,包含就多了,更何况“多病”。稼轩正当中年,而一放就是三年。又正是祖国被侵占的时候,自己又有才能去驱除外侮,却非要闲置如此,内忧外患,不能不“病”。所以他才用“还自叹”三字领起下面两种难堪:已是自己闲置生愁,怎当堪用的同志又遭远调,离开了中央,这一来抗战派淘汰将尽矣。所以这种离别,不止友情,更关系国家的命运,才是最大的痛楚。

五、六两句,按词律要求,是要用律句的对仗格式。他巧妙地安上了诸葛亮的《出师表》和司马相如的《喻巴蜀檄》,都是关于蜀的故事。切题已难,而寓意得妙更难。他却举重若轻,正是有一肚子的学问。“东北看惊”者,是东北方的大好河山,沦入异族之手,正应当像诸葛亮请求出师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着一“惊”字,有三层意思:惊山河之破碎;惊投降派的阻挠;以至惭愧得都怕(惊)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了。然而却反其“道”而行之,让李正之去西南的巴蜀“更草相如檄”。据《史记·司马相如传》载:“唐蒙使路通夜郎西僰中,发巴蜀吏卒……万余人,用兴法诛其渠帅,巴蜀民大惊恐。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这里着一“更”字,透露出了不出师东北之恨未已,而又要被强迫到西南去镇压人民。恨上加恨,这个“更”字把一个南宋小朝廷的那种对敌和,对己狠的心态暴露无遗。下字非常生动而有力。

七、八两句,“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正是双方的小结。自己废置无聊,而李又任非其所。而“把功名收拾付君侯”的,是因为他毕竟还是有土有责的,和稼轩自己只能耕种以自适的“稼轩居士”不同,终究还是可以期望以“功名”的。然而稼轩之所以期望于李的功名,不是铁马金戈,不是临刑的鬼头刀,而是如椽之笔!因为李正之是提刑,他那红笔一勾,是要人命的,虽不能法外开恩,也要慎之又慎。所谓“况钟之笔,三起三落”。在这六年前,稼轩也曾有过“按察之权”,而他当时却向皇帝上过《论盗贼札子》,他就曾非常精辟地说过剿“贼”之害。他说:“民者国之根本,而贪浊之吏迫使为盗,今年剿除,明年扫荡,譬之木焉,日刻月削,不损则折,臣不胜忧国之心,实有私忧过计者。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恃其有平盗之兵也。”用笔,即亦“无恃其有平盗之兵”。能如此,那于国于民也就算是功名了。言来令人欲泪。

过拍起首四句:“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儿女泪”是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末二句:“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之意。“能”,这里读去声,宁可的意思。这里是说:与其有作儿女哭泣的时间,倒不如听我说一说你要去的荆楚这一路的风光吧?以此换头,过度到下阕,一荡上阕愁闷的情绪。用“要新诗准备”贯串“庐山色”、“赤壁浪”、“铜堤月”。不过这看似闲情逸趣,何等潇洒。其实这正是上阕的“表”与“檄”的内含。下阕怜南,也正是上阕的思北。“荆楚路”这一带是没有被敌人占领的,如此美景,宜爱宜惜。爱,就要珍重它;惜,就要保护它。特别作为北方的游子,当提到这些南方的美景时,不能不有一些思乡的酸楚夹杂于胸中。总之,只因是一个分为两片的祖国横亘在胸中,所谓“新诗”,当也是长歌之恸。以此相勉,是轻松的调侃,其实正是痛心的变异。以此寄人,不仅见趣,亦且见志。多么委宛而深厚有致。

最后点明时间。李正之是十一月入蜀的,所以他说“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是彼此双方的互勉,仍以双双作结。

这一段看似白描,似乎没有多少深意。其实如果联系历史背景,是仍然可以感到话外之音的。“正梅花万里雪深”,“梅花”是他们,又是传递消息的暗示。所谓“折梅逢驿使,送与陇头人”。“万里雪深”是写彼此的间隔,也是彼此的处境。所以是地理的,也是心理的。但不论地理的或心理的,造成可以间隔而寂寞的,终归是政治的原因。是投降派对于他们的打击。那么,在这样个废弃与远戍的道路上,他形象地即情即景,用“万里雪深”,彼此的一切,俱足以包之了。而要相互勉励莫相忘并不断传递消息的,那当然是人,所以“须相忆”是彼此的。既是人,又是事。而这人事,正是他们“志”的结集,所“须相忆”者,仍是祖国恢复之大业。因此,这是一场特殊的斗争,即抗战派在被迫流离失所时,仍在呼喊着团结。甚至可以说,通篇都是在告诫着不要忘了抗战的事业。这样分析是有心理依据的。在共同斗争中因失利而不得不分手的战友,临岐执手勉励莫相忘时,他们思想里起作用的第一要素应是斗争失利的耻辱与磨砺以须的豪情。

战友在一起当然比分散开好。他知道,投降派又何尝不知道。以是他们之间的“离别”就成为“不堪”的了。“不堪”二字,伤心之至:已不成军,不堪遣散。通篇都是对于抗战事业的悼念与惋惜。甚至连那一滴儿女泪,也要他收起,这样的心肠,要以江山为念,真正是情深意厚。

参考资料:
1、刘刈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1436-1441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蜀道攀登难于上青天,一杯薄酒为你践行。正是祖国被侵占的时候,自己又有才能去驱除外侮,却非要闲置如此。希望借着这首《喻巴蜀檄》让金人闻风心惊。你文才出众,希望大展身手,为国立功建业。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君莫要流泪伤心,倒不如听我说一说你要去的荆楚这一路的风光吧?请用诗写下一路美好景色:庐山的丰姿,赤壁的激浪,襄阳的明月。正是梅花花开、大雪纷飞季节,务必相互勉励莫相忘并不断传递消息。

参考资料:
1、刘刈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1436-1441
2、辛弃疾辛弃疾词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83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衣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xí)。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chuán)笔。
绣衣:西汉武帝时设绣衣直指官,派往各地审理重大案件。他们身着绣衣,以示尊贵。这里借指友人李正之。东北看惊:指曹魏有惊于西蜀北伐,此借喻金人闻风心惊。诸葛表:诸葛亮出师北伐曹魏,有《出师表》上蜀汉后主。西南:川蜀地处西南。相如檄:司马相如有《喻巴蜀檄》。檄,檄文,即告示。功名:赞友人文才出众,足能立功建业。君侯:汉代对列侯的尊称,后泛指达官贵人,此指李正之。如椽笔:如椽(架屋用的椽木)巨笔,指大手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jīng)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jī)头千古浪,铜鞮(dī)陌(mò)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休:不要。荆楚:今湖南、湖北一带,为李由江西入蜀的必经之地。稼轩曾官湖南、湖北,故谓“吾能说”。要:请。赤壁矶: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县西南,苏轼以为是当年周瑜破曹之地,曾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和《赤壁赋》凭吊之。铜鞮:铜鞮在今湖北襄阳。陌上:田间。古代规定,田间小路,南北方向叫做“阡”,东西走向的田间小路叫做“陌”。三更:古代时间名词。古代把子时作为三更,一般用三更来指深夜。正:正值,正当时。相忆:相思;想念。

参考资料:
1、刘刈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1436-1441
2、辛弃疾辛弃疾词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83
相关翻译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注释

①李正之:李大正,字正之。提刑:提点刑狱使的简称,主管一路的司法、刑狱和监察事务。  ②蜀道登天:李白《蜀道难》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绣衣:西汉武帝时设绣衣直指官,派往各地...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赏析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1184年(宋孝宗淳熙十一年)冬,时稼轩罢居上饶。李正之是辛弃疾的好友,曾两度任江淮、荆楚、福建、广南路的提点坑冶铸钱公事(采铜铸钱),信州为当时主要产铜区,故李正之常驻信...展开阅读全文∨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鉴赏

公元1184年,稼轩以“凭陵上司,缔结同类”的罪名,罢居上饶已经将近三年了。所以词中处处把李之入任,与己之罢闲,双双对照写来,一喜一忧,缠绵悱恻,寄意遥深,感人心肺。起两句,“蜀道...展开阅读全文∨
创作背景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创作背景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冬,时稼轩罢居上饶。李正之是辛弃疾的好友,曾两度任江淮、荆楚、福建、广南路的提点坑冶铸钱公事(采铜铸钱),信州为当时主要产铜区,故李正之常驻信州。是年冬入蜀,改任利州路提点刑狱使。稼轩作此词送行。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详情
相关作品
南宋辛弃疾辛弃疾

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啼鸦衰柳自无聊,更管得、离人肠断。


诗书事业,青毡犹在,头上貂蝉会见。莫贪风月卧江湖,道日近、长安路远。

...
展开阅读全文V

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啼鸦衰柳自无聊,更管得、离人肠断。

窗外开始下雨,今天一起回忆往事,到半夜了还在谈笑,怪罪窗外的鸦和柳,哪会理会我们的离人之愁。

诗书事业,青毡犹在,头上貂蝉会见。莫贪风月卧江湖,道日近、长安路远。

读书习文,青毡还在身边,要牢记本心,不要轻易贪图奢华,不要贪于玩乐而虚掷光阴,彼此之间距离虽不遥远,想要再见却很难。

今:今天。忆:回忆。中夜:半夜。更管得:那管得。貂蝉:貂蝉为侍从贵臣所着冠上之饰,其制为冠上加黄金珰,附蝉为饰,并插以貂尾也。莫:不要。

 

xiǎo chuāng fēng
cóng jīn biàn 便
zhōng xiào tán qīng ruǎn
shuāi liǔ liáo
gèng guǎn rén cháng duàn
shī shū shì
qīng zhān yóu zài
tóu shàng diāo chán huì jiàn
tān fēng yuè jiāng
dào jìn zhǎng ān yuǎn

汉节东南,看驷马、光华周道。须信是、七闽还有,福星来到。庭草自生心意足,榕阴不动秋光好。问不知、何处著君侯,蓬莱岛。
还自笑,人今老。空有恨,萦怀抱。记江湖十载...
展开阅读全文V
hàn jiē dōng nán
kàn guāng huá zhōu dào
xìn shì mǐn hái yǒu
xīng lái dào
tíng cǎo shēng xīn
róng yīn dòng qiū guāng hǎo
wèn zhī chù zhe jūn hóu
péng lái dǎo
hái xiào
rén jīn lǎo
kōng yǒu hèn
yíng huái 怀 bào
jiāng shí zǎi
yàn chí jīng dào
_ _ luò cái suǒ yòng
chú dài lèi gēn liáo
dàn sōu hǎo xiè xīn
xiū qióng bào

瘴雨蛮烟,十年梦、尊前休说。春正好、故园桃李,待君花发。儿女灯前和泪拜,鸡豚社里归时节。看依然、舌在齿牙牢,心如铁。 治国手,封侯骨。腾汗漫,排阊阖。待十分做了,...

展开阅读全文V
zhàng mán yān
shí nián mèng zūn qián xiū shuō
chūn zhèng hǎo yuán táo
dài jūn huā
ér dēng qián lèi bài
tún shè guī shí jiē
kàn rán shé zài chǐ 齿 láo
xīn tiě
zhì guó shǒu
fēng hóu
téng hàn màn
pái chāng
dài shí fèn zuò le
shī shū xūn
cháng niàn jūn guī hǎo
ér jīn què hèn zhōng nián bié
xiào jiāng tóu míng yuè gèng duō qíng
jīn xiāo quē
南宋辛弃疾辛弃疾

少日春风满眼,而今秋叶辞柯。便好消磨心下事,莫忆寻常醉后歌。可怜白发多。


明日扶头颠倒,倩谁伴舞婆娑。我定思君拼瘦损,君不思兮可奈何。天寒将息呵。

...
展开阅读全文V

少日春风满眼,而今秋叶辞柯。便好消磨心下事,莫忆寻常醉后歌。可怜白发多。
年轻时眼中看到的都是春花雪月,如今总是见到秋叶飘零的凄凉景象。喝酒正好逐渐消耗去除心里的事情,不去想平时那些浪荡形骸。白发呀,已经越来越多了。

明日扶头颠倒,倩谁伴舞婆娑。我定思君拼瘦损,君不思兮可奈何。天寒将息呵。
明日喝得醉醺醺地,请谁与我一起起舞。我肯定因为想念你甘愿消瘦憔悴,你不想念我我又有什么办法呢?天气渐渐寒冷只能独自调养休息。

少日:年轻的时候。

辞柯:离开树枝。

便好:正好。

消磨:逐渐消耗去除。

扶头:酒醉状。

倩谁:请谁。

拼:甘愿之意。

瘦损:消瘦憔悴。

将息:保重。

shǎo chūn fēng mǎn yǎn
ér jīn qiū
biàn 便 hǎo xiāo xīn xià shì
xún cháng zuì hòu
lián bái duō
míng tóu diān dǎo
qiàn shuí bàn suō
dìng jūn pīn shòu sǔn
jūn nài
tiān hán jiāng
南宋辛弃疾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ǎo)?
茅檐:茅屋的屋檐。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翁媪:老翁、老妇。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wú)赖,溪头卧剥(bō)莲蓬。(亡 同:无)
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织:编织,指编织鸡笼。亡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亡,同“无”。卧:趴。

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对农村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他的主观感情,并非只在纯客观地作叙述描写。

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

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 ,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优闲自得的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 ”,亲密无间,那种和协、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

这就是无奇之中的奇妙之笔。当然,这里并不仅仅是限于这对翁媪的生活,它概括了农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乐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吴音”,指吴地的地方话。作者写这首词时,是在江西上饶,此地,春秋时代属于吴国。“媪”,是对老年妇女的代称。

下片写大儿子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点辅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趴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这说明农村中绝大多数并非坐以待食、不劳而获的闲人,即使是未成丁的孩子也要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则成年人的辛苦勤奋可想而知。“卧”字确实使用最妙, 它把小儿趴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 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表现出只有老人和尚无劳动力的年龄最小的孩子,才悠然自得其乐。作者用了侧笔反衬手法,反映农村生活中一个恬静闲适的侧面,却给读者留下了大幅度的想象补充余地。这与作者的一首《鹧鸪天》的结尾,所谓“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正是同一机杼,从艺术效果看,也正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这样的构思巧妙、新颖,色彩和谐、鲜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从作者对农村清新秀丽 、朴素雅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画,表现出词人喜爱农村和平宁静的生活。

这首词 ,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现实的粉饰。从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的农村生活 ,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平宁静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并非是作者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máo yán xiǎo
shàng qīng qīng cǎo
zuì yīn xiàng mèi hǎo
bái shuí jiā wēng ǎo
ér chú dòu dōng
zhōng ér zhèng zhī lóng
zuì xiǎo ér wáng lài
tóu bāo lián péng

翡翠楼前芳草路。宝马坠鞭曾驻。最是周郎顾。尊前几度歌声误。 望断碧云空日暮。流水桃源何处。闻道春归去。更无人管飘红雨。

春思:广信书院本及四卷本乙集俱无题,玆从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补。 翡翠楼:未详。 暂驻:四卷本作“曾驻”。 周郎顾:《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碧云将暮:南朝梁·江淹《拟休上人怨别》诗:“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宋·柳永《洞仙歌》词:“伤心最苦,竚立对碧云将暮。” 流水桃源何处: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谓武陵捕鱼人至桃花源,中有人,乃避秦乱而至其地者,不复知世间兴亡事。“既出,便扶曏路,处处誌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曏所誌,遂迷,不复得路。” 红雨:唐·李贺《将进酒》:“桃花乱落入红雨。”
fěi cuì lóu qián fāng cǎo
bǎo zhuì biān céng zhù
zuì shì zhōu láng
zūn qián shēng
wàng duàn yún kōng
liú shuǐ táo yuán chù
wén dào chūn guī
gèng rén guǎn piāo hóng

千丈擎天手。万卷悬河口。黄金腰下印,大如斗。更千骑弓刀,挥霍遮前后。百计千方久。似斗草儿童,赢个他家偏有。 算枉了、双眉长恁皱。白发空回首。那时闲说向,山中友。看...

展开阅读全文V
一枝花:词牌名。此调有平韵、仄韵二体。平韵者始自柳永,《乐章集》注「仙吕调」。仄韵者始自秦观,或名《满路花》,无「促拍」二字。秦观词一名《满园花》,周邦彦词名《归去难》,袁去华词名《一枝花》,牛真人词名《喝马一枝花》。《太平乐府》注「南吕调」。 悬河口:《晋书·卷五十·郭象传》:「郭象,字子玄,少有才理,好《老》《庄》,能清言。太尉王衍每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黄金腰下印,大如斗」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王大将军(敦)起事,丞相(王导)兄弟诣阙谢。周侯深忧。诸王始入,甚有忧色。丞相呼周侯曰:『百口委卿!』周直过不应。既入,苦相存活。既释,周大说,饮酒。及出,诸王故在门。周曰:『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大将军至石头,问丞相曰:『周侯可为三公不?』丞相不答。又问:『可为尚书令不?』又不应。因云:『如此,唯当杀之耳!』复默然。逮周侯被害,丞相后知周侯救己,叹曰:『我不杀周侯,周侯由我而死。幽冥中负此人!』」《晋书·卷五十·周顗(yǐ)传》:「周顗,字伯仁,安东将军浚之子也。少有重名,神彩秀彻,虽时辈亲狎,莫能媟(xiè)也。……初,敦之举兵也,刘隗劝帝尽除诸王,司空导率群从诣阙请罪,值顗将入,导呼顗谓曰:『伯仁,以百口累卿!』顗直入不顾。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帝纳其言。顗喜饮酒,致醉而出。导犹在门,又呼顗。顗不与言,顾左右曰:『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既出,又上表明导,言甚切至。导不知救己,而甚衔之。敦既得志,问导曰:『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所疑也。』导不答。又曰:『若不三司,便应令仆邪?』又不答。敦曰:『若不尔,正当诛尔。』导又无言。导后料检犹查点、清理中书故事,见顗表救己,殷勤款至。导执表流涕,悲不自胜,告其诸子曰:『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千骑弓刀:《晋书·卷五十·郭象传》:「郭象,字子玄,少有才理,好《老》《庄》,能清言。太尉王衍每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北宋·晁无咎《买陂塘·东皋寓居》词:「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 斗草儿童: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蹋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隋·杜公瞻注:「《大戴礼》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楚辞》曰:『浴兰汤兮沐芳华,华采衣兮若英。』今谓之『浴兰节』,又谓之『端午』。蹋百草,即令人有斗百草之戏也。宗则字文度,常以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见似人处,揽而取之,用灸有验。《师旷占》曰:『岁多病,则病草先生。』艾是也。今人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綵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唐·白居易《观儿戏》诗:「弄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 丘陇牛羊:古乐府:「今日牛羊上丘陇,当年近前面发红。」
qiān zhàng qíng tiān shǒu
wàn juàn xuán kǒu
huáng jīn yāo xià yìn
dòu
gèng qiān gōng dāo
huī huò zhē qián hòu
bǎi qiān fāng jiǔ
dòu cǎo ér tóng
yíng jiā piān yǒu
suàn wǎng le shuāng méi zhǎng nín zhòu
bái kōng huí shǒu
shí xián shuō xiàng
shān zhōng yǒu
kàn qiū lǒng niú yáng
gèng biàn xián fǒu
qiě zāi huā liǔ
yǒu rén lái
dàn zhī dào jīn cháo zhōng jiǔ
南宋辛弃疾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酒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
展开阅读全文V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无论在朝为官,还是隐于山林都是幻梦,何必为宠辱得失自我惊扰(皆要宠辱不惊)。只愿秋饮如同甘露之美酒,夜吟冰雪之诗句,以此悠闲过一生。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犹记得小时候,窗外风雨两人同宿夜语的手足情谊。送行路上牵挂前方不知有谁继续陪伴你。山色青翠如黛眉秋水如同镜子清澈无波。

钟鼎(dǐng)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rǔ)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裁吸露,诗句夜裁冰。
钟鼎:钟鸣鼎食,古代富贵人家击钟奏乐,列鼎而食。形容生活奢侈豪华。山林:指隐居乡野。裁冰:作诗。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晓山眉样翠,裁水镜般明。

行:送行。翠:青翠。

zhōng dǐng shān lín dōu shì mèng
rén jiān chǒng xiū jīng
zhī xiāo xián chù píng shēng
jiǔ bēi qiū
shī cái bīng
xiǎo chuāng fēng
duì chuáng jiǔ huǒ duō qíng
wèn shuí qiān bàn jūn háng
wǎn shān méi yàng cuì
qiū shuǐ jìng bān míng

灵皇醮罢。福禄都来也。试引鹓雏花树下。断了惊惊怕怕。 从今日日聪明。更宜潭妹嵩兄。看取辛家铁柱,无灾无难公卿。

líng huáng jiào
dōu lái
shì yǐn yuān chú huā shù xià
duàn le jīng jīng
cóng jīn cōng míng
gèng tán mèi sōng xiōng
kàn xīn jiā tiě zhù
zāi nán gōng qīng
南宋辛弃疾辛弃疾

一片归心拟乱云。春来谙尽恶黄昏。不堪向晚檐前雨,又待今宵滴梦魂。


炉烬冷,鼎香氛。酒寒谁遣为重温。何人柳外横双笛,客耳那堪不忍闻。

...
展开阅读全文V

谙:经历,经受。向晚:傍晚。

piàn guī xīn luàn yún
chūn lái ān jìn è huáng hūn
kān xiàng wǎn yán qián
yòu dài jīn xiāo mèng hún
jìn lěng
dǐng xiāng fēn
jiǔ hán shuí qiǎn wéi zhòng wēn
rén liǔ wài héng shuāng
ěr kān rěn wén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热门搜索:明星女神排行榜前十名杨幂421具体事件中国的全部明星有哪些中国十大美人迅雷种子磁力天堂苹果迅雷内测beta迅雷注册下载明星有哪些人?中国内地明星大全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