缚鸡行赏析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这首诗是杜甫的又一首现实主义作品,大约作于大历元年(766)冬,当时的唐王朝正处于由盛而衰之际,战乱四起,百姓深陷苦难之中。此时的杜甫虽有扶危济难之心,却已年迈体衰、心有余而力不足,他逃难至四川,仍不忘关注时局,创作了大量诗篇咏叹国难民苦,表达内心忧国忧民的苦闷。此诗便是以鸡虫为喻,暗讽现实,劝勉世人。

诗歌前两句叙事,写年幼的仆人将鸡捆住,拿到市场上去卖,而不愿被捆缚的鸡一边挣扎,一边呜叫着表示抗议。其中,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将鸡的叫声写成人类间的“相喧争”,不仅把“鸡被缚急”的情态写活了,同时也暗示着世人的争权夺利便如同家禽吵闹一般,无意义又令人厌烦。

紧接着的四句,作者就此事进行了一番思考:为何要卖鸡呢?原来是家中人不喜鸡吃掉虫蚁,觉得这种行为属于杀生,可是鸡被卖后,也难逃被宰杀食用的命运啊。虫蚁和鸡同样作为生灵,难道该厚此薄彼吗?

末两句作者在命仆人放开鸡后,又转念想到,鸡保全了,虫蚁又要遭殃了,得与失之间,似乎永“无了时”啊!最后,似有所悟,又似乎并未彻底了悟的作者,倚靠在阁楼边,望着悠悠流淌的寒江水,陷入了沉思。

作者真正关心的,当然不是鸡和虫的命运, “鸡虫得失无了时”,其实是直指人与人之间的争夺无了时。战乱是一部分人的争权夺利,是彼此间没完没了的“食”与“烹”。表面上看来,作者并没有在诗中就此明言他的态度,事实上最后一句的写景之语,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已达到言已尽却意无穷的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名句

热门搜索:野花视频下载官网bt电影天堂迅雷下载明星热搜排行榜baby和跑男里的都睡过吧杨幂421具体事件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