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学经典 > 国学知识 >

“七夕”只会秀恩爱?看古人是怎么过的-国学知识

时间:2019-04-28 01:28:11    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点击:

  在传说中,天帝对于织女与牛郎的爱情竭力加以反对和破坏,并将他俩分隔在天河南北,不许相会,仅在每年七月七夕,才允许见面一次。《古诗十九首》有“迢迢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句,写的正是小夫妻被阻隔。所以,民间父母对于新嫁出去的闺女,每到七月初七要接回家来,意即要保护女儿和女婿的幸福生活。

  据传,织女是个劳动巧手,所以在七夕这天,历代妇女都要向织女乞巧,希望学到好的技艺。晋代《西京杂记》中载:“汉彩女常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褛;大俱习之。”

  南朝梁代宗懔撰在《荆楚岁时记》写道:“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玉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乞巧。有嬉子网瓜上,则以为符应。”可见南北朝时七夕乞巧已很盛行,祭拜双星、月下穿针、蜘蛛网丝等成为主要习俗。

投针验巧穿针乞巧(资料图)

  王建《宫词》曰:“每年宫里穿针夜,敕赐诸亲乞巧桂。”乞巧楼主要作为乞巧表演的舞台。宫女手中各持宫中特制的七孔针,以五色丝线对月穿针,针孔小,丝线细,月光微,夜风大,姑娘们若能顺利地巧穿,便为“得巧”。巧姑娘为得巧而雀跃,围观者一齐喝彩。

  唐明皇可谓乞巧的最热心倡导者,他与杨贵妃还在七夕互述衷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在唐代民间,为了祝贺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欢聚,家家闺女对镜梳妆,朝月穿针,遥望银河,并设案于院,上铺锦绣,焚香于庭,陈设花果,一派节日景象。唐代著名诗人杜牧“七夕”诗云:“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旧时风俗,少女们七夕要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希望她把女红技艺传授给自己。这里所谓的“巧”指的就是劳动技巧。

  古代的江南还有这样的习俗:刺绣女孩会在夜晚月光下,将一根绣花针轻轻放到一碗水面上,借助水的表面张力将针托浮,在月光照射下,针周围会出现水波纹,哪一个波纹最复杂,就会绣出最好的作品,有时针上穿有红丝,意味着向织女“乞巧”。唐代诗人林杰的诗《乞巧》说:“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显然,七夕是古代女性参与最踊跃的节日,可以说七夕就是中国古代的妇女节。

最新国学知识

热门国学知识

热门搜索:大块头有大智慧迅雷下载磁力天堂BT最新迅雷ios信任版下载替代迅雷的手机下载软件手机迅雷下载的文件在哪里6月27日娱乐新闻樱桃bt种子罗志祥说杨丞琳水多迅雷7官方下载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