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长安使寄裴尚书

作者:江总      朝代:南北朝
遇长安使寄裴尚书原文

传闻合浦叶,远向洛阳飞。


北风尚嘶马,南冠独不归。


去云目徒送,离琴手自挥。


秋蓬失处所,春草屡芳菲。


太息关山月,风尘客子衣。

遇长安使寄裴尚书拼音解读
chuán wén
yuǎn xiàng luò yáng fēi
běi fēng shàng
nán guàn guī
yún sòng
qín shǒu huī
qiū péng shī chù suǒ
chūn cǎo fāng fēi
tài guān shān yuè
fēng ché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传闻合浦叶,远向洛阳飞。
传说合浦有一株杉树,随风远向北方洛阳飞。

北风尚嘶马,南冠独不归。
胡马感北风尚知嘶鸣,南冠羁居却不能回归。

去云目徒送,离琴手自挥。
目送云彩向家乡飘去,离开琴弦手指仍自挥。

秋蓬失处所,春草屡芳菲。
秋蓬飞荡失去原住所,光阴转芳草多次芳菲。

太息关山月,风尘客子衣。
长声叹息旅途关山月,风尘沾满天涯客子衣。

参考资料:
1、沈文凡编著.汉魏六朝诗三百首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02:第201页
2、金性尧著;金文男编.金性尧集外文编第4卷古诗文赏析作家小传编辑手稿旧体诗金性尧著作篇目索引:中西书局,2013.08:第94页

传闻合浦叶,远向洛阳飞。

北风尚嘶马,南冠独不归
合浦:古代郡名。北风:出自“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南冠: 夏秋楚人之冠。后来也作为远使或囚犯的代称。

秋云目徒送,离琴手自挥。

秋蓬失处所,春草屡芳菲。

太息关山月,风尘客子衣。

参考资料:
1、沈文凡编著.汉魏六朝诗三百首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02:第201页
2、金性尧著;金文男编.金性尧集外文编第4卷古诗文赏析作家小传编辑手稿旧体诗金性尧著作篇目索引:中西书局,2013.08:第94页

起首两句是“兴”,即唤起。合浦(今属广东)指作者流寓之地,洛阳非实指,意思是合浦之杉叶尚能遥飞到洛阳,自己却流落异域,人不如叶。诗人知道岭南的杉叶飞到洛阳是不可信的,所以用“传闻”二字;然而愿望却在挑动诗人,并激发了诗人的想象力。虚幻与常识的起迭,失望与希望的对流,这种心理上的矛盾在乱世尤其表现得突出,因而这两句也有它的社会内容。

“北风”两句是对“传闻”两句的曲折承接,从南与北的地理的间隔上,又暗寓着南北朝在政治上的对立。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这是诗人的迫切愿望,但国土的分裂使他无法实现这愿望,因而“南”、“北”这两个字,也成为诗人的敏感性的词眼。

前四句是诗人的独白,五、六两句才转入赠诗的对象。诗人和长安使之间应当有对话的,却以目送手挥来代替。诗人要着重表达的是离别时的情绪。这两句原是化用嵇康赠人诗的句意,但加上“徒送”的“徒”,就加强了感伤的效果。江总原来也是以使臣身分而到岭南,这时眼睁睁地望着长安使从他身边离去,自己却仍然留滞着。一去一留,其中就有多多少少要说的话,如同小河下面的潜流。

“秋蓬”句是比自己,“春草”句是说自己在客地已经度过几个春天。但春草的年年芳菲,徒然增添了自己的惆怅。《楚辞·招隐士》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唐代王维《送别》也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句,用意都有共通处。

末两句以关山逗客子,以月光逗风尘:明月本是普照大地的,但对诗人来说,能够让光照到的也唯有衣衫上的风尘而已。

全诗前八句用比喻,对仗也很工整,却不雕琢,这一方面固然表现出作者的才力,一方面也因作者是南朝后期的人,诗的格律正在逐渐趋向成孰稳定。

参考资料:
1、金性尧著;金文男编.金性尧集外文编第4卷古诗文赏析作家小传编辑手稿旧体诗金性尧著作篇目索引:中西书局,2013.08:第94页
背诵
思乡抒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

遇长安使寄裴尚书翻译

传说合浦有一株杉树,随风远向北方洛阳飞。 胡马感北风尚知嘶鸣,南冠羁居却不能回归。 目送云彩向家乡飘去,离开琴弦手指仍自挥。 秋蓬飞荡失去原住所,光阴转芳草多次芳菲。 长声叹息旅途关山月,风尘沾满天涯客子衣…展开

翻译:

传说合浦有一株杉树,随风远向北方洛阳飞。 

胡马感北风尚知嘶鸣,南冠羁居却不能回归。 

目送云彩向家乡飘去,离开琴弦手指仍自挥。

 秋蓬飞荡失去原住所,光阴转芳草多次芳菲。 

长声叹息旅途关山月,风尘沾满天涯客子衣。

折叠

相关赏析

写赏析

遇长安使寄裴尚书赏析

  起首两句是“兴”,即唤起。合浦(今属广东)指作者流寓之地,洛阳非实指,意思是合浦之杉叶尚能遥飞到洛阳,自己却流落异域,人不如叶。诗人知道岭南的杉叶飞到洛阳是不可信的,所以用“传闻”二字;然而愿望却在…展开

起首两句是“兴”,即唤起。合浦(今属广东)指作者流寓之地,洛阳非实指,意思是合浦之杉叶尚能遥飞到洛阳,自己却流落异域,人不如叶。诗人知道岭南的杉叶飞到洛阳是不可信的,所以用“传闻”二字;然而愿望却在挑动诗人,并激发了诗人的想象力。虚幻与常识的起迭,失望与希望的对流,这种心理上的矛盾在乱世尤其表现得突出,因而这两句也有它的社会内容。

三、四两句是对“传闻”两句的曲折承接,从南与北的地理的间隔上,又暗寓着南北朝在政治上的对立。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这是诗人的迫切愿望,但国土的分裂使他无法实现这愿望,因而“南”“北”这两个字,也成为诗人的敏感性的词眼。

五、六两句转入赠诗的对象。诗人和长安使之间应当有对话的,却以目送手挥来代替。诗人要着重表达的是离别时的情绪。这两句原是化用嵇康赠人诗的句意,但加上“徒送”的“徒”,就加强了感伤的效果。江总原来也是以使臣身分而到岭南,这时眼睁睁地望着长安使从他身边离去,自己却仍然留滞着。一去一留,其中就有多多少少要说的话,如同小河下面的潜流。

七、八句是比自己,“春草”句是说自己在客地已经度过几个春天。但春草的年年芳菲,徒然增添了自己的惆怅。

末两句以关山逗客子,以月光逗风尘:明月本是普照大地的,但对诗人来说,能够让光照到的也唯有衣衫上的风尘而已。

全诗前八句用比喻,对仗也很工整,却不雕琢,这一方面固然表现出作者的才力,一方面也因作者是南朝后期的人,诗的格律正在逐渐趋向成孰稳定。

折叠

创作背景

陈文帝天嘉四年(563),作者正流寓岭南,恰逢长安有使者至,便写此诗寄交在朝中任尚书的裴忌,表述了自己在异乡愁苦万端而急盼思归的心情。

作者介绍

江总 江总 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详情

遇长安使寄裴尚书原文,遇长安使寄裴尚书翻译,遇长安使寄裴尚书赏析,遇长安使寄裴尚书阅读答案,出自江总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47025.html

诗词类别

江总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国内明星ai造梦影音先锋跟迅雷一样的下载工具关晓彤鹿晗领证全集网电影手机版官网下载全部手机播放器下载ios版迅雷下载最新电视剧迅雷下载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