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上惊秋

作者:苏颋      朝代:
汾上惊秋原文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汾上惊秋拼音解读
běi fēng chuī bái yún
wàn fén
xīn féng yáo luò
qiū shēng wé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北风吹卷着白云使之翻滚涌动,我要渡过汾河,到万里以外的地方去。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心绪伤感、惆怅,又恰逢落叶飘零,我再也不愿听到这萧瑟的秋风。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3-44.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fén)。
河汾:指汾水流入黄河的一段。汾,指汾水,为黄河第二大支流。

心绪(xù)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心绪:此处谓愁绪纷乱。摇落:树叶凋零。不可闻:不愿意听到。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3-44.

这首五绝有兴寄,有深意,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即兴咏史诗。它采取了虚虚实实,若即若离,似明而晦,欲言而咽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复杂心情。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这前二句是说,北风吹卷着白云使之翻滚涌动,我要渡过黄河到万里以外的地方去。

前二句显然化用了《秋风辞》的诗意,首句即“秋风起兮白云飞”,次句为“泛楼船兮济河汾”,从而概括的暗示着当年汉武帝到汾阴祭后土的历史往事,同时也不难使人联想到唐玄宗欲效汉武帝的作为。两者何其相似,历史仿佛重演。这意味着什么,又启示些什么,诗人并不点破,留给读者自行理会。然而题目却点出一个“惊”字,表明诗人的思绪是受到震惊的。难道这是由于个人的原因遭遇而被震惊了吗?就字面意思看,似乎有点像是即景自况。他在汾水上被北风一吹,一阵寒意使他惊觉到秋天来临;而他当时正处在一生中最感失意的境地,出京外放。恰如一阵北风把他这朵白云吹得老远,来到了这汾水上。这也合乎题目标示的“汾上惊秋”。因此前二句的含义是复杂的。总的说来,是在即景起兴中抒发着历史的联想和感慨,在关切国家的隐忧中交织着个人失意的哀愁。可谓百感交集,愁绪纷乱。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这后二句是说,心绪伤感惆怅又逢上草木凋零,我再也不愿听到这萧瑟的秋风。

为了使读者体会这种心情,诗人在后二句便明确的加以说穿了。“心绪”此处谓愁绪纷乱。“摇落”用《秋风辞》中“草木黄落”句意,又同本于战国楚宋玉《九辩》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用以指萧瑟天气,也用来喻指自己暮年失意的境遇,所以说“逢”。“逢”者,愁绪又加上挫折之谓,暗示出心绪并非只是个人的失意。“秋声”即谓北风,其声肃杀,所以“不可闻”。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愁绪更纷乱,心情更悲伤。这就清楚地表明前二句所蕴含的复杂心情的性质和倾向。

实际上,这诗的表现手法和抒情特点,都比较接近阮籍的《咏怀诗》。此诗的抒情形象透露出诗人有寄托,有忧虑,有感伤;但究竟为什么,是难以确切肯定的。他采用这种手法,可能是以久与政事的经验,熟悉历史的知识,意识到汉、唐两代的两个盛世皇帝之间有某种相似,仿佛受到历史的某种启示,隐约感到某种忧虑,然而他还说不清楚,也无可奈何,因此只能写出这种感觉和情绪。而恰是这一点,却构成了一种独有的艺术特点:以形象来表示,让读者去理会。

参考资料:
1、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2-63.
背诵
秋天抒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

汾上惊秋注释译文

北风吹卷着白云使之翻滚涌动,我要渡过汾河到万里以外的地方去。 心绪伤感惆怅又逢上草木摇落凋零,我再也不愿听到这萧瑟的秋风。…展开
词句注释
⑴汾上:指汾阳县(今山西万荣南)。汾:指汾水,为黄河第二大支流。
⑵河汾:指汾水流入黄河的一段。
⑶心绪:此处谓愁绪纷乱。摇落:树叶凋零。
白话译文
北风吹卷着白云使之翻滚涌动,我要渡过汾河到万里以外的地方去。
心绪伤感惆怅又逢上草木摇落凋零,我再也不愿听到这萧瑟的秋风。
折叠

相关赏析

写赏析

汾上惊秋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唐开元十一年(723年)或十二年(724年)的秋天。相传汉武帝在其地获黄帝所铸宝鼎,因祀后土,并渡汾水饮宴赋诗,作《秋风辞》。开元十年(722年),唐玄宗听张说之言,谓汾阳有汉后土祠,其礼久废,应修复祭祀。开元十一年(723年)正月,唐玄宗到潞州、晋州,诗人为礼部侍郎随行,并有诗。二月在汾阴祀后土,诗人从行并写了《祭汾阴乐章》。是年冬,出为益州大都督长史。到开元十三年(725年)才又调回长安。外放的两年,是苏颋一生仕履中最感失意的时期,此诗可能就是这一两年中的一个秋天所作的。…展开
这首诗当作于唐开元十一年(723年)或十二年(724年)的秋天。相传汉武帝在其地获黄帝所铸宝鼎,因祀后土,并渡汾水饮宴赋诗,作《秋风辞》。开元十年(722年),唐玄宗听张说之言,谓汾阳有汉后土祠,其礼久废,应修复祭祀。开元十一年(723年)正月,唐玄宗到潞州、晋州,诗人为礼部侍郎随行,并有诗。二月在汾阴祀后土,诗人从行并写了《祭汾阴乐章》。是年冬,出为益州大都督长史。到开元十三年(725年)才又调回长安。外放的两年,是苏颋一生仕履中最感失意的时期,此诗可能就是这一两年中的一个秋天所作的。折叠

汾上惊秋鉴赏

这诗的表现手法和抒情特点,都比较接近阮籍的《咏怀诗》。此诗的抒情形象透露出诗人有寄托,有忧虑,有感伤;但究竟为什么,是难以确切肯定的。他采用这种手法,可能是以久与政事的经验,熟悉历史的知识,意识到汉、唐两代的两个盛世皇帝之间有某种相似,仿佛受到历史的某种启示,隐约感到某种忧虑,然而他还说不清楚,也无可奈何,因此只能写出这种感觉和情绪。而恰是这一点,却构成了一种独有的艺术特点:以形象来表示,让读者去理会。…展开

这首五绝有兴寄,有深意,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即兴咏史诗。它采取了虚虚实实,若即若离,似明而晦,欲言而咽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复杂心情。

前二句“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化用了汉武帝《秋风辞》的诗意,首句即“秋风起兮白云飞”,次句为“泛楼船兮济河汾”,从而概括地暗示着当年汉武帝到汾阴祭后土的历史往事,并引发联想唐玄宗欲效汉武帝的作为。两者何其相似,历史仿佛重演,这意味着什么,又启示些什么,诗人并不予点破,运用了留白手段。然而题目却点出了一个“惊”字,表明诗人的思绪是受了震惊的。这不是由于个人遭遇而被震惊。就字面意思看,似乎有点像是即景自况。他在汾水上被北风一吹,一阵寒意使他惊觉到秋天来临;而他当时正处于一生最感失意的境地,出京放任外省,恰如一阵北风把他这朵白云吹得老远,来到了这汾水上。这也合乎题目标示的“汾上惊秋”。因此,前二句的含意是复杂的。总的来说,是在即景起兴中抒发着历史的联想和感慨,在关切国家的隐忧中交织着个人失意的哀愁。可谓百感交集,愁绪纷乱。

后二句“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明确地说穿了诗人复杂纷乱的心情。“摇落”用《秋风辞》中“草木黄落”句意,又同本于宋玉《九辩》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用以指萧瑟天气,也以喻指自己暮年失意的境遇,所以说“逢”“逢”者,愁绪又加上挫折之谓,暗示出“心绪”并非只是个人的失意。“秋声”即谓北风,其声肃杀,所以“不可闻”。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愁绪更纷乱,心情更悲伤。这就清楚地表明了前二句所蕴含的复杂心情的性质和倾向。

此诗的抒情形象透露出诗人有寄托,有忧虑,有感伤;但究竟为什么,是难以确切肯定的。他采用这种手法,可能是以久与政事的经验,熟悉历史的知识,意识到汉、唐两代的两个盛世皇帝之间有某种相似,仿佛受到历史的某种启示,隐约感到某种忧虑,然而他还说不清楚,也无可奈何,因此只能写出这种感觉和情绪。

折叠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公元723年(唐开元十一年)或公元724年(十二年)的秋天。公元723年(开元十一年)正月,唐玄宗到潞州、晋州,诗人为礼部侍郎随行,并有诗。是年冬,出为益州大都督长史。到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才又调回长安。外放的两年,是苏颋一生仕履中最感失意的时期,此诗可能就是这一两年中的一个秋天所作的。

作者介绍

苏颋 苏颋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详情

汾上惊秋原文,汾上惊秋翻译,汾上惊秋赏析,汾上惊秋阅读答案,出自苏颋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8984.html

诗词类别

苏颋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明星名单大全明星叫什么东一线明星一晚上多少钱迅雷电影在线看完整版快看大陆三级女明星排名天堂bt种子搜索神器杨幂421具体事件下载安卓宝明星ai换脸视频45部 ed2kios磁力下载软件什么好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