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郁达夫移家杭州

作者:鲁迅      朝代:近现代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原文

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


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


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拼音解读
qián wáng dēng jiǎ réng zài
xiàng suí xún
píng chǔ zēng jiàn
xiǎo shān xiāng mǎn gāo cén
fén tán lěng luò jiāng jūn yuè
méi liáng chù shì lín
jiā yóu kuàng yuǎn
fēng hào dàng háng yí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
暴君钱王早已埋入荒郊,残虐的鬼魂却仍然未消。忠诚的伍子胥惨遭杀害,尸骨随波飘流总难寻找。

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杭州平林漠漠日丽风飘,那雄鹰却不能翱翔云霄。梅花散发著幽香的小山,都被高山大岭层层遮掉。

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
岳坟显得多么冷落萧条,林逋的孤山也凄凉寂寥。

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
还不如快投入社会激流,大风大浪中为革命吟啸!

参考资料:
1、吴传玖.《鲁迅诗译读》:昆仑出版社,2005年:126-129页

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
钱王:即钱镠(852-932),今浙江杭州人,五代时吴越国的国王。

登假:同登遐,旧称帝王的死亡为登假。伍相随波:伍相,即伍子胥(?-前484),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

平楚日和憎健翮(hé),小山香满蔽高岑(cén)。
平楚:平林。登高望远,见树木连成一片,就像平地一样。

蔽:蔽于,被遮掩。

高岑:高山。

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
坟坛:指西湖边岳飞的坟墓。

将军岳:指岳飞(1103-1142),杭州西湖畔有岳坟。处士林:处士,古时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此处指林逋(967-1028)。

何似举家游旷(kuàng)远,风波浩荡足行吟。
何似:哪里比得上。

举家:全家。

游旷远:指投入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

风波浩荡:喻指广阔的社会生活和斗争。

足:尽可。

行吟:这里是指创作活动。

参考资料:
1、吴传玖.《鲁迅诗译读》:昆仑出版社,2005年:126-129页

首联入题,点明杭州的黑暗政治现状。残酷压迫人民的钱大王,虽然死去千年,但他的幽灵还在杭州游荡;而效忠吴国的伍子胥,却落得葬身鱼腹,尸骨不可寻的悲惨结局。这两句诗寄托史事,影射现实, “仍如在”是点睛之笔,强调指出国民政府在杭州的暴虐统治。含蓄而尖锐地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在当今的“钱王”治下当顺民,还是步伍子胥后尘。这是从政治上暗示郁达夫,不要对浙江的国民政府当局抱任何幻想。

颔联从杭州的风光景色来说。“平楚日和”和“小山香满”,借对杭州幽美风景的描写,象征一种安乐、闲适的生活境界。 “憎”于“平楚日和”的“健翮”,“蔽”于“小山香满”的“高岑”,意思是说,翱翔云天,搏击风雨的雄鹰,厌恶风和日暖、平林漠漠的小天地;革命者如果陶醉在花香四溢的小山里,那就会遮蔽自己的政治视野,而不明革命的大理。鲁迅1928年去杭州时说:“至于西湖风景,虽然宜人,有吃的地方,也有玩的地方,如果流连忘返湖光山色,也会消磨人的志气的。”事隔几年,他把这一观感融进了诗句中。语重心长,严肃地提醒郁达夫:不要迷恋这样的生活环境;又热忱地鼓励郁达夫:要像“高岑”,要学“健翮”,做一个有抱负的革命者。

颈联又从杭州的名胜古迹来说。西湖畔,抗金名将岳飞,生前遭奸臣陷害,壮志未酬,死后留下一座坟坛,冷冷落落;孤山上,避世隐居的林逋,留下了梅林鹤冢,寂寞凄凉。这两句诗借两个历史人物的命运,暗示郁达夫,纵然你有爱国之心,然而国民政府当局推行的是卖国政策,你也无所作为;退一步说,若是像林逋那样结庐自守,种梅养鹤,也只是孤寂无聊地度过一生,岂是出路,对郁达夫进行又一次恳切的劝告。

尾联从正面引导。既然杭州不是久留之地,那么又该到哪里去,鲁迅明确指出:“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足”字联结社会生活和文艺创作,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作家和社会关系:“风波浩荡”的生活和斗争,给作家提供充足的“行吟”的题材;也只有“风波浩荡”的生活和斗争,才足以供作家“行吟”。鲁迅希望郁达夫到辽阔广大的地方去,经受大风大浪的锻炼,汲取丰富的创作源泉,写出对人民、对社会有益的作品。篇末点题,为郁达夫指明正确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

参考资料:
1、王维森.鲁迅诗歌赏析: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151-152页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赏析

首联入题,点明杭州的黑暗政治现状。残酷压迫人民的钱大王,虽然死去千年,但他的幽灵还在杭州游荡;而效忠吴国的伍子胥,却落得葬身鱼腹,尸骨不可寻的悲惨结局。这两句诗寄托史事,影射现实, “仍如在”是点睛之笔,强调指出国民政府在杭州的暴虐统治。含蓄而尖锐地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在当今的“钱王”治下当顺民,还是步伍子胥后尘。这是从政治上暗示郁达夫,不要对浙江的国民政府当局抱任何幻想。

颔联从杭州的风光景色来说。“平楚日和”和“小山香满”,借对杭州幽美风景的描写,象征一种安乐、闲适的生活境界。 “憎”于“平楚日和”的“健翮”,“蔽”于“小山香满”的“高岑”,意思是说,翱翔云天,搏击风雨的雄鹰,厌恶风和日暖、平林漠漠的小天地;革命者如果陶醉在花香四溢的小山里,那就会遮蔽自己的政治视野,而不明革命的大理。鲁迅1928年去杭州时说:“至于西湖风景,虽然宜人,有吃的地方,也有玩的地方,如果流连忘返湖光山色,也会消磨人的志气的。”事隔几年,他把这一观感融进了诗句中。语重心长,严肃地提醒郁达夫:不要迷恋这样的生活环境;又热忱地鼓励郁达夫:要像“高岑”,要学“健翮”,做一个有抱负的革命者。

颈联又从杭州的名胜古迹来说。西湖畔,抗金名将岳飞,生前遭奸臣陷害,壮志未酬,死后留下一座坟坛,冷冷落落;孤山上,避世隐居的林逋,留下了梅林鹤冢,寂寞凄凉。这两句诗借两个历史人物的命运,暗示郁达夫,纵然你有爱国之心,然而国民政府当局推行的是卖国政策,你也无所作为;退一步说,若是像林逋那样结庐自守,种梅养鹤,也只是孤寂无聊地度过一生,岂是出路,对郁达夫进行又一次恳切的劝告。

尾联从正面引导。既然杭州不是久留之地,那么又该到哪里去,鲁迅明确指出:“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足”字联结社会生活和文艺创作,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作家和社会关系:“风波浩荡”的生活和斗争,给作家提供充足的“行吟”的题材;也只有“风波浩荡”的生活和斗争,才足以供作家“行吟”。鲁迅希望郁达夫到辽阔广大的地方去,经受大风大浪的锻炼,汲取丰富的创作源泉,写出对人民、对社会有益的作品。篇末点题,为郁达夫指明正确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

展开

这首诗以借古喻今,用五代钱肃王的暴君统治来明喻“仍如在”,又举伍子胥、岳飞等历史人物的遭遇劝告他不要再留恋反动统治下的杭州。“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鼓励他离开杭州,换一个新的环境,到时代的风波中去,为人民“行吟”。

首联入题,点明杭州的黑暗政治现状。残酷压迫人民的钱大王,虽然死去千年,但他的幽灵还在杭州游荡。而效忠吴国的伍子胥,却落得葬身鱼腹,尸骨不可寻的悲惨结局。这两句诗寄托史事,影射现实, “仍如在”是点睛之笔,强调指出国民政府在杭州的暴虐统治。含蓄而尖锐地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在当今的“钱王”治下当顺民,还是步伍子胥后尘。这是从政治上暗示郁达夫,不要对浙江的国民政府当局抱任何幻想。

颔联从杭州的风光景色来说。“平楚日和”和“小山香满”,借对杭州幽美风景的描写,象征一种安乐、闲适的生活境界。 “憎”于“平楚日和”的“健翮”“蔽”于“小山香满”的“高岑”,意思是说,翱翔云天,搏击风雨的雄鹰,厌恶风和日暖、平林漠漠的小天地。革命者如果陶醉在花香四溢的小山里,那就会遮蔽自己的政治视野,而不明革命的大理。鲁迅1928年去杭州时说:“至于西湖风景,虽然宜人,有吃的地方,也有玩的地方,如果流连忘返湖光山色,也会消磨人的志气的。”事隔几年,他把这一观感融进了诗句中。语重心长,严肃地提醒郁达夫:不要迷恋这样的生活环境,又热忱地鼓励郁达夫:要像“高岑”,要学“健翮”,做一个有抱负的革命者。

颈联又从杭州的名胜古迹来说。西湖畔,抗金名将岳飞,生前遭奸臣陷害,壮志未酬,死后留下一座坟坛,冷冷落落。孤山上,避世隐居的林逋,留下了梅林鹤冢,寂寞凄凉。这两句诗借两个历史人物的命运,暗示郁达夫,纵然你有爱国之心,然而国民政府当局推行的是卖国政策,你也无所作为。退一步说,若是像林逋那样结庐自守,种梅养鹤,也只是孤寂无聊地度过一生,岂是出路,对郁达夫进行又一次恳切的劝告。

尾联从正面引导。既然杭州不是久留之地,那么又该到哪里去,鲁迅明确指出:“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足”字联结社会生活和文艺创作,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作家和社会关系:“风波浩荡”的生活和斗争,给作家提供充足的“行吟”的题材。也只有“风波浩荡”的生活和斗争,才足以供作家“行吟”。鲁迅希望郁达夫到辽阔广大的地方去,经受大风大浪的锻炼,汲取丰富的创作源泉,写出对人民、对社会有益的作品。篇末点题,为郁达夫指明正确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

此诗是热情地劝阻郁达夫和王映霞不要躲到杭州去,杭州也不是安乐土,那儿的国民党更凶。鲁迅劝郁、王不要像伍子胥和岳飞那样,对凶恶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存有幻想,落得悲惨的下场。也不要像林和靖那样、过那“平楚日和”“小山香满”的生活,拉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而要面对现实,迎着扑面的风沙,勇猛地像高岑那样地巍然不动,像雄鹰那样地展翅高飞。

折叠

创作背景

鲁迅与郁达夫之间早在1923年就开始有了交往,两人感情颇深,且相互了解。鲁迅这首诗是1933年12月30日写给郁达夫夫人王映霞的。

作者介绍

鲁迅 鲁迅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十…详情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原文,阻郁达夫移家杭州翻译,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赏析,阻郁达夫移家杭州阅读答案,出自鲁迅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1143.html

诗词类别

鲁迅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娱乐明星人气榜2020那些明星整容女明星颜值排行前50迅雷哥电视剧电影网在线观看迅雷官网苹果ios内测版迅雷BT搜索引擎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