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闷

作者:杜甫      朝代:
释闷原文

四海十年不解兵,犬戎也复临咸京。


失道非关出襄野, 扬鞭忽是过湖城。


豺狼塞路人断绝,烽火照夜尸纵横。


天子亦应厌奔走,群公固合思升平。


但恐诛求不改辙, 闻道嬖孽能全生。


江边老翁错料事,眼暗不见风尘清。

释闷拼音解读
hǎi shí nián jiě bīng
quǎn róng lín xián jīng
shī dào fēi guān chū xiāng
yáng biān shì guò chéng
chái láng sāi rén duàn jué
fēng huǒ zhào shī zòng héng
tiān yīng yàn bēn zǒu
qún gōng shēng píng
dàn kǒng zhū qiú gǎi zhé
wén dào niè néng quán shēng
jiāng biān lǎo wēng cuò liào shì
yǎn àn jiàn fēng chén qī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四海十年不解兵,犬戎也复临咸京。
四海之内十年兵戈不息,于今连吐蕃都敢来侵占西京。

失道非关出襄野,扬鞭忽是过湖城。
这次皇上外出,既不像黄帝在襄城之野迷失道路,又不像晋明帝乘马扬鞭暗地里察看敌营。

豺狼塞路人断绝,烽火照夜尸纵横。
天子也该厌倦了奔走,衮衮诸公理当考虑怎样才能导致太平。

天子亦应厌奔走,群公固合思升平。
君不见到处有豺狼当道行人断绝,夜晚烽火通明尸骨纵横。

但恐诛求不改辙,闻道嬖孽能全生。
只恐怕勒索百姓的做法得不到改变,却听说程元振这嬖孽只削官放归竟能全生。

江边老翁错料事,眼暗不见风尘清。
看来还是嘉陵江边我这老头对当前政事的预料错了,两眼昏花不知战乱风尘要到何时才清。

释闷:犹排闷,即所谓的“排闷强裁诗”。闷,此指不满于君臣倒行逆施的政治苦闷。十年:自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起至杜甫作此诗,恰为十年。犬戎:古代西戎种族名,此指吐蕃。咸京:即指长安。忽是:好像是。 烽火:战火。天子:指唐代宗。群公:指当权大臣。诛求:征敛人力物力,谓繁重的剥削。改辙:这里借言改变旧政,施行新政。辙,车行时轮子经过的痕迹,此借指旧作风。嬖孽:受宠之佞臣,此指宦官程元振。江边老翁:杜甫自谓。江,指嘉陵江,阆州在嘉陵江畔。错料事:诛求应当改辙,却偏未改辙;嬖孽不应全生,却偏能全生,国事竟是这样出人意料之外,所以说“错料事”。风尘清:指战乱结束。风尘,指吐蕃入寇,逼乘舆,毒生民,祸患不休。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释闷

展开

此诗可分三段。起四句叙事,为第一段,写天宝乱后,长安二次陷落,唐代宗奔陕避难事,概括力很强,语含议论,为全诗总纲,写出诗人之所以“闷”而难释的根源,评论中肯,流露岀满腔思治的迫切心情。“出襄野”“过湖城”两句用《庄子·徐无鬼》和《晋书·明帝纪》典故,语含讽意,在于指出这次代宗离开首都并不是有什么出于自己主动的正经事,而是由于兵临城下,不得不逃走。杜甫此处用典十分巧妙,两句用的都是反衬手法。“失道”字既切七圣迷途,又暗刺唐代宗的失道寡助。晋明帝微服出行,是为了侦察敌情,与唐代宗仓促出逃不同。唐代宗奔陕,有似于晋明帝之微服出行;但晋明帝尚有准备,有目的,唐代宗则只为逃难,事出仓促。此将两者对比,暗含讽意。

中间四句夹叙夹议,为第二段,以形象的语言写出满目疮痍的社会现实,用幽默的语气推想天子的心理,拿讽刺的语调提醒群公尽职尽责。“豺狼塞路”“烽火照夜”二句承上“四海十年”,写世乱已甚,民不聊生,为下文张本。“天子亦应”“群公固合”二语是冷句,婉而多讽,针对朝廷,虽然感情恳至,切合诗人的身份;但诗人能将致乱之由推给天子唐代宗和当朝大臣,恳切地告诫他们要以天下生灵为重,吸取历史教训,认真考虑国家的太平问题,则是很有识见而有魄力的。

最后一段四句,抒情意味更浓。诗人针对时局,提出自己的主张,正言致“升平”之道。杜甫认为减轻剥削、避免诛求、使民生息与诛锄奸小、任用贤臣、扶持正气是致太平的两件大事。所以,他在这便为民不聊生、君仍护恶而担心,迫切希望朝廷能改弦易辙,革新振兴起来。但是,现实并不如人所的那样。诛求本应当到改辙的时候了,却偏不改,当时官府诛求的符使仍不绝于途,小民仍不堪其命。嬖孽本不应当全生,皇帝宽容,却能全生,被一放了之。国事既然这样出人意料之外,诗人不免要发出难见世事太平(“不见风尘清”)的慨叹了。这里说“错料事”,说明杜甫对唐代宗原先是抱有希望的。他相信唐代宗会然省悟,能够改弦易撤的;而想不到唐代宗竟执迷不悟,毫无革新政治的魄力,就不免使诗人更加失望了。“错料事”是反话,不言朝廷处事乖谬,反言自己料事有错,正所以深责之也。

总之,这首抒情诗,叙事实,发议论,抒感慨,无不准确中肯,情深意切,充分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心和忧民之怀,而且在艺术上,语意含蓄,属对工切,亦有独到之处。

折叠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当时杜甫复自梓州来阆州,拟由嘉陵江入长江出三峡,朝中关于长安被吐蕃骚扰的消息不断传来,便非常愤闷,未免感到前途茫茫,举棋不定,一时想起前不久长安陷落复收的情形,目睹国家残破衰败的现象,既气愤又感慨,闷不可解,便写下这首七言排律《释闷》。仇兆鳌《杜诗详注》引《杜臆》云:“此为代宗不诛程元振而作。吐蕃入寇,逼乘舆,毒生民,祸皆起于程元振。所望一时君臣,翻然悔悟。当柳伉疏入,但削官放归,此诗所以有嬖孽全生之叹也。”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详情

释闷原文,释闷翻译,释闷赏析,释闷阅读答案,出自杜甫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17451.html

诗词类别

杜甫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磁力下载手机迅雷下载安卓版2020年最红明星排名中国一线女演员名单表最美明星明星人气榜排名投票明星大全鞠婧祎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