缚鸡行

作者:杜甫      朝代:
缚鸡行原文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缚鸡行拼音解读
xiǎo xiàng shì mài
bèi xiàng xuān zhēng
jiā zhōng yàn shí chóng
zhī mài hái zāo pēng
chóng rén hòu báo
chì rén jiě
chóng shī le shí
zhù hán jiāng sh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小奴绑缚了鸡子预备上市出售,鸡儿被缚急了正喧叫挣扎不停。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家里人最讨厌鸡儿食虫又啄粟,未想到鸡儿卖出难逃宰烹厄运。

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
昆虫鸡子与人有什么厚薄可言,我责备那小奴快解绳放鸡一命。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啊,鸡与虫的得失无终无了啊,我倚楼阁注目寒江而思潮难平。

参考资料:
1、张忠纲.杜甫诗选:中华书局,2009:238
2、孙建军.《全唐诗》选注:线装书局,2002:1855
3、孙士英.酉鸡起舞: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95-96

小奴缚(fù)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喧争:吵闹争夺。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pēng)。
食虫蚁:指鸡飞走树间啄食虫蚁。

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
斥:斥责。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yǐ)山阁。
得失:指用心于物。无了时:没有结束的时候。山阁:建在山中的亭阁。

参考资料:
1、张忠纲.杜甫诗选:中华书局,2009:238
2、孙建军.《全唐诗》选注:线装书局,2002:1855
3、孙士英.酉鸡起舞: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95-96

《缚鸡行》大约在公元766年(代宗大历元年)夏历岁暮作于夔州西阁。

诗人于偶然之中,看到家中小仆人正在捆鸡,要拿到市上去卖,而鸡被捆得着急,边叫边挣扎,似乎在向人提出抗议。“相喧争”三字,将小鸡人格化,使缚鸡这个细节充满了生动活泼的生活情趣。诗人一询问,原来是因为家中的人怕鸡吃掉蚂蚁之类的小虫,有伤生灵,所以要卖掉它。然而诗人仔细一想,鸡卖出去不是也要遭受宰杀的厄运吗?为什么人对虫子要施以厚恩,而对鸡却要报以刻薄呢?诗人对此似有所悟,立即命令小仆人解缚放鸡。然而诗人再仔细想想,放了鸡,虫蚁不是又要遭受灾难了吗?反复想来,实在没有万全之策,于是只好倚靠在山阁上,注视着寒冷的江面,江水正浩浩东去,远处是迷蒙的烟霭,一片苍茫。诗中似乎表现了一种道家的思想。据《庄子·列御寇》:“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因而,陈师道说:“鸡虫得失,不如两忘而寓于道。”(《杜诗镜铨》引)但似乎又是佛家的思想。王右仲说:“公晚年溺佛,意主慈悲不杀,见鸡食虫蚁而怜之,遂命缚鸡出卖。见其被缚喧争,相其畏死,虑及卖去遭烹,遂解其缚,又将食虫蚁矣。鸡得则虫失,虫得则鸡失,世间类者甚多,故云‘无了时’。计无所出,只得‘注目寒江倚山阁’而已。”(《杜臆》)

当时,天下战乱已久,国家和人民都陷于苦难中,一时还无法摆脱困境。杜甫虽有匡时济世之志,但年老力衰,已“无力正乾坤”。萧涤非先生说:“感到‘无力正乾坤’的诗人是很难做到飘飘然的。白居易有这样两句诗:‘外容闲暇中心苦,似是而非谁得相?’我以为这对于我们理解杜甫这一貌似达观的形象很有帮助。”(《杜甫诗选注》)可见诗中仍然表现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切关心,流露了对国家、人民的忧虑,在计无所出的情况下,无可奈何的苦闷心情。

此诗的别致之处,还表现在语言上。杜诗语言的基本风格,是千锤百炼而严整精工,但此诗语言却平朴自然,采用散文化的句法,显得平易顺当。“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如同当面交谈,读来亲切动人。这与表现细小的生活情节,与抒发表面看来轻松的感情,是极为适宜的。

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评论说:“《缚鸡行》自是一段好议论,至结语之妙,非他人所能企及也。”他还引了李德远的拟作《东西船行》进行比较:“‘东船得风帆席高,千里瞬息轻鸿毛。西船见笑苦迟钝,流汗撑折百张篙。明日风翻波浪异,西笑东船却如此。东西相笑无已时,我但行藏任天理。’此诗语意极工,几于得夺胎法。但‘行藏任天理’,与‘注目寒江’,不可同日语耳。”而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更是一语破的:“宕开一笔,妙不说尽。”的确,此诗最纯之处就在于结句。一是在结尾处故意采用逸宕手法,由议论而转入写景,使得篇末产生变化,通篇由平实入空灵,摇曳生姿;二是将上面所议论的内容突然收起,将欲尽未尽之意如盐著水般地化入景中,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品味和领悟,从而引发出深沉的思考,显得含蕴无穷,韵味悠长。《东西船行》的结句“行藏任天理”之所以不能与“注目寒江”同日而语,就在于已经把道理说尽,没有回味的余地。

参考资料:
1、《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290-292页
背诵
人生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缚鸡行赏析

《缚鸡行》大约在公元766年(代宗大历元年)夏历岁暮作于夔州西阁。

诗人于偶然之中,看到家中小仆人正在捆鸡,要拿到市上去卖,而鸡被捆得着急,边叫边挣扎,似乎在向人提出抗议。“相喧争”三字,将小鸡人格化,使缚鸡这个细节充满了生动活泼的生活情趣。诗人一询问,原来是因为家中的人怕鸡吃掉蚂蚁之类的小虫,有伤生灵,所以要卖掉它。然而诗人仔细一想,鸡卖出去不是也要遭受宰杀的厄运吗?为什么人对虫子要施以厚恩,而对鸡却要报以刻薄呢?诗人对此似有所悟,立即命令小仆人解缚放鸡。然而诗人再仔细想想,放了鸡,虫蚁不是又要遭受灾难了吗?反复想来,实在没有万全之策,于是只好倚靠在山阁上,注视着寒冷的江面,江水正浩浩东去,远处是迷蒙的烟霭,一片苍茫。诗中似乎表现了一种道家的思想。据《庄子·列御寇》:“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因而,陈师道说:“鸡虫得失,不如两忘而寓于道。”(《杜诗镜铨》引)但似乎又是佛家的思想。王右仲说:“公晚年溺佛,意主慈悲不杀,见鸡食虫蚁而怜之,遂命缚鸡出卖。见其被缚喧争,相其畏死,虑及卖去遭烹,遂解其缚,又将食虫蚁矣。鸡得则虫失,虫得则鸡失,世间类者甚多,故云‘无了时’。计无所出,只得‘注目寒江倚山阁’而已。”(《杜臆》)

当时,天下战乱已久,国家和人民都陷于苦难中,一时还无法摆脱困境。杜甫虽有匡时济世之志,但年老力衰,已“无力正乾坤”。萧涤非先生说:“感到‘无力正乾坤’的诗人是很难做到飘飘然的。白居易有这样两句诗:‘外容闲暇中心苦,似是而非谁得相?’我以为这对于我们理解杜甫这一貌似达观的形象很有帮助。”(《杜甫诗选注》)可见诗中仍然表现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切关心,流露了对国家、人民的忧虑,在计无所出的情况下,无可奈何的苦闷心情。

此诗的别致之处,还表现在语言上。杜诗语言的基本风格,是千锤百炼而严整精工,但此诗语言却平朴自然,采用散文化的句法,显得平易顺当。“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如同当面交谈,读来亲切动人。这与表现细小的生活情节,与抒发表面看来轻松的感情,是极为适宜的。

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评论说:“《缚鸡行》自是一段好议论,至结语之妙,非他人所能企及也。”他还引了李德远的拟作《东西船行》进行比较:“‘东船得风帆席高,千里瞬息轻鸿毛。西船见笑苦迟钝,流汗撑折百张篙。明日风翻波浪异,西笑东船却如此。东西相笑无已时,我但行藏任天理。’此诗语意极工,几于得夺胎法。但‘行藏任天理’,与‘注目寒江’,不可同日语耳。”而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更是一语破的:“宕开一笔,妙不说尽。”的确,此诗最纯之处就在于结句。一是在结尾处故意采用逸宕手法,由议论而转入写景,使得篇末产生变化,通篇由平实入空灵,摇曳生姿;二是将上面所议论的内容突然收起,将欲尽未尽之意如盐著水般地化入景中,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品味和领悟,从而引发出深沉的思考,显得含蕴无穷,韵味悠长。《东西船行》的结句“行藏任天理”之所以不能与“注目寒江”同日而语,就在于已经把道理说尽,没有回味的余地。

展开

这首诗是杜甫的又一首现实主义作品,大约作于大历元年(766)冬,当时的唐王朝正处于由盛而衰之际,战乱四起,百姓深陷苦难之中。此时的杜甫虽有扶危济难之心,却已年迈体衰、心有余而力不足,他逃难至四川,仍不忘关注时局,创作了大量诗篇咏叹国难民苦,表达内心忧国忧民的苦闷。此诗便是以鸡虫为喻,暗讽现实,劝勉世人。

诗歌前两句叙事,写年幼的仆人将鸡捆住,拿到市场上去卖,而不愿被捆缚的鸡一边挣扎,一边呜叫着表示抗议。其中,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将鸡的叫声写成人类间的“相喧争”,不仅把“鸡被缚急”的情态写活了,同时也暗示着世人的争权夺利便如同家禽吵闹一般,无意义又令人厌烦。

紧接着的四句,作者就此事进行了一番思考:为何要卖鸡呢?原来是家中人不喜鸡吃掉虫蚁,觉得这种行为属于杀生,可是鸡被卖后,也难逃被宰杀食用的命运啊。虫蚁和鸡同样作为生灵,难道该厚此薄彼吗?

末两句作者在命仆人放开鸡后,又转念想到,鸡保全了,虫蚁又要遭殃了,得与失之间,似乎永“无了时”啊!最后,似有所悟,又似乎并未彻底了悟的作者,倚靠在阁楼边,望着悠悠流淌的寒江水,陷入了沉思。

作者真正关心的,当然不是鸡和虫的命运, “鸡虫得失无了时”,其实是直指人与人之间的争夺无了时。战乱是一部分人的争权夺利,是彼此间没完没了的“食”与“烹”。表面上看来,作者并没有在诗中就此明言他的态度,事实上最后一句的写景之语,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已达到言已尽却意无穷的效果。

折叠

创作背景

此诗当是大历元年(766)冬西阁所作。诗人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而衰之际,至玄肃两代的宫廷政变,下至大小军阀割据、争夺。他逃难栖身四川,数经战乱,历尽沧桑,诗人自不免鄙视这人世间的作为,而以鸡虫为喻,创作了这首诗。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详情

缚鸡行原文,缚鸡行翻译,缚鸡行赏析,缚鸡行阅读答案,出自杜甫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17471.html

诗词类别

杜甫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男明星排行榜100名中国明星排行榜100名全部手机播放器下载天堂蚂蚁bt明星名字大全免费查询迅雷精简版明星婚纱照明星个人资料大全BT磁力搜索器樱桃bt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