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苏九德别

作者:何逊      朝代:南朝
与苏九德别原文

宿昔梦颜色,咫尺思言偃。何况杳来期,各在天一面。踟蹰暂举酒,倏忽不相见。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三五出重云,当知我忆君。萋萋若被径,怀抱不相闻。

与苏九德别拼音解读
xiǔ 宿 mèng yán
zhǐ chǐ yán yǎn
kuàng yǎo lái
zài tiān miàn
chí chú zàn jiǔ
shū xiàng jiàn
chūn cǎo qīng páo
qiū yuè tuán shàn
sān chū zhòng yún
dāng zhī jūn
ruò bèi jìng
huái 怀 bào xiàng wé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宿昔梦颜色,咫尺思言偃。
昨夜梦见朋友的面容,虽然先前的居所相距不远,但是我也会很思念你。

何况杳来期,各在天一面。
何况是天各一方,相见的日子又遥遥无期。

踟蹰暂举酒,倏忽不相见。
刚才还连连举杯,相互劝勉,转眼之间就要远地阻隔,再难以相见。

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
看到春草就想起当年友人临别时穿的青袍,看见秋日之明月,就觉得它仿佛是友君曾用过的团扇。

三五出重云,当知我忆君。
自分别以后,每逢月半十五明月当空的时候,我都将不禁渴想远方的故人。友君,你可知道我在惦念你?

萋萋若被径,怀抱不相闻。
每当茂盛的青草覆盖小径的季节,我心中的怀想便更加强烈,然而天各一方,我却不能向你传达胸中的郁闷和惆怅!

宿昔:昨夜。颜色:面容,面色。咫尺:形容距离近。周制八寸为咫,十寸为尺。偃:当作“晏”,温和的样子。天一面:天一方。暂:短时。举酒:举杯相劝。倏忽:疾速。袍:长衣。团扇:圆形有柄的扇子,古代宫内多用之,又称宫扇。三五:阴历十五日,是月亮最明的时候。重云:层云。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被径:覆盖小径。不相闻:不能让你得知。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与苏九德别

展开

开篇两句,先写作者与友人的亲近关系。三四句承上,道出分别后的情况:“何况杳来期,各在天一面?”这里将离别的愁苦心情推进了一步,近在咫尺还日夜思念,更别说远别后的怀恋了。这一对比反衬,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远在异地的朋友的思念。“踟躇”二句,是描写分别时的情景。作者用“暂”“倏忽”等表示短暂时间的词,写出离别之匆忙,仓促,以及在作者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带来的遗憾。“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此两句大约是作者悬拟别后情景,每每见物如见人,睹物相思。古诗中自有“青袍似春草”的比喻,又古乐府《怨歌行》有“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的诗句。这里可看作诗人借用现成的比喻,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怀念,同时引起下文,写出每逢十五月出和眷草萌生之时愈加思友的情形,全诗在无限怀恋的情绪中作结。何逊的诗风格清新,陈情宛转,尤其长于抒写离情别绪,抒发依恋,抑郁、怀念的感情。正像他别友诗作中的佳句“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临行与故游夜别》)一样,《与苏九德别》诗中“踟躇暂举酒,倏忽不相见”“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等句,皆真切地道出作者对故人深深的思念。

诗人成功地借景物的描写,“春草”“秋月”“青袍”“团扇”,表现自己沉湎于思念中的主观感受;以平易流畅的语言,表达内心深沉,幽宛的感情。

折叠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苏九德是作者的友人,诗人和友人共事多年,友人即将别去,感情深厚,难舍难分,临近离别,诗人写这首诗来抒发自己怀恋和怅惘的心情。

作者介绍

何逊 何逊 何逊,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兰陵县长城镇)人,宋御史中丞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杜甫将二人合称“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其诗善于写景,工于炼字。为杜甫所推许,有集八卷,今失传,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后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详情

与苏九德别原文,与苏九德别翻译,与苏九德别赏析,与苏九德别阅读答案,出自何逊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2382.html

诗词类别

何逊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95后小鲜肉明星名单明星演出报价迅雷磁力迅雷视频免费看全集下载手机迅雷下载ios版bt盒子种子搜索神器最高效的磁力搜索引擎明星合成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