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

作者:刘叉      朝代:
偶书原文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偶书拼音解读
chū sāng zhàng gāo
rén jiān wàn shì máo
jiàn píng chù
sǔn xiōng zhōng wàn dāo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人世间纷繁复杂多如牛毛的事便开始一件件发生。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很多不平之事发生在周围,心里充满了愤怒,于是不断对它们进行抨击,但不平事太多,多得把胸中那把与不平之事相抗争的“刀”都渐渐地磨损了。

日出扶桑(sāng)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扶桑:神话传说中的大树。细如毛:纷繁复杂多如牛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sǔn)胸中万古刀。
野夫:草野之人,指诗人自己。处:一作“事”。磨损:一作“磨尽”。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偶书翻译

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人世间纷繁复杂多如牛毛的事便开始一件件发生。 很多不平之事发生在周围,心里充满了愤怒,于是不断对它们进行抨击,但不平事太多,多得把胸中那把与不平之事相抗争的“刀”都渐渐地磨损了。…展开

翻译:

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人世间纷繁复杂多如牛毛的事便开始一件件发生。 

很多不平之事发生在周围,心里充满了愤怒,于是不断对它们进行抨击,但不平事太多,多得把胸中那把与不平之事相抗争的“刀”都渐渐地磨损了。

折叠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偶书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三百九十五。下面是原扬州大学教授李廷先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这是一首诗风粗犷,立意奇警的抒怀诗。奇就奇在最后一句:“磨损胸中万古刀。”   诗中说,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人世间纷繁…展开

此诗是一首诗风粗犷,立意奇警的抒怀诗。奇就奇在最后一句:“磨损胸中万古刀。”

前两句“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人世间纷繁复杂的事情便一一发生。

后两句“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诗人经常看到许多不合理的事情:善良的人受到欺压,贫穷的人受到勒索,正直的人受到排斥,多才的人受到冷遇。每当这种时候,诗人便愤懑不平,怒火中烧,而结果却不得不“磨损胸中万古刀”。

作者是个富有正义感的诗人。这位年少时因爱打抱不平而闹过人命案的人物,虽然改志从学,却未应举参加进士考试,继续过着浪迹江湖的生活。他自幼形成的“尚义行侠”的秉性,也没有因“从学”而有所改变,而依然保持着傲岸刚直的性格。只是鉴于当年杀人亡命的教训,手中那把尚义行侠的有形刀早已弃而不用,而自古以来迭代相传的正义感、是非感,却仍然珍藏在作者胸怀深处,犹如一把万古留传的宝刀,刀光熠烁,气冲斗牛。然而因为社会的压抑,路见不平却不能拔刀相助,满腔正义怒火郁结在心,匡世济民的热忱只能埋藏心底而无法倾泻,这是十分苦痛的事情。他胸中那把无形的刀,那把除奸佞、斩邪恶的正义宝刀,只能任其销蚀,听其磨损,他的情绪十分激愤。诗人正是以高昂响亮的调子,慷慨悲歌,唱出了他自己的心声。

这首诗用“磨损的刀”这一最普通、最常见的事物,比喻胸中受到压抑的正义感,把诗人心中的复杂情绪和侠义、刚烈的个性鲜明地表现出来,艺术手法十分高妙。在唐代诗人的作品中,还没有看到用“刀”来比喻人的思想感情的。这种新奇的构思和警辟的比喻,显示了刘叉诗歌的独特风格。

折叠

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刘叉 刘叉 刘叉,河朔(今河北一带)人。好任侠。家境贫困。曾为韩愈门客。后游齐、鲁,不知所终。其诗风格犷放,能突破传统格式,但也有险怪、晦涩之病。有《刘叉诗集》。…详情

偶书原文,偶书翻译,偶书赏析,偶书阅读答案,出自刘叉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3970.html

诗词类别

刘叉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迅雷5下载支持迅雷下载的资源网站迅雷苹果手机版明星最新消息迅雷官方迅雷ios版下载我要当艺人明星照片男明星控制明星系统明星商演价格表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