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山重叠

作者:纳兰性德      朝代:
忆秦娥·山重叠原文

山重叠,悬崖一线天疑裂。天疑裂。断碑题字,苔痕横啮。


风声雷动鸣金铁,阴森潭底蛟龙窟。蛟龙窟。兴亡满眼,旧时明月。

忆秦娥·山重叠拼音解读
shān zhòng dié
xuán xiàn 线 tiān liè
tiān liè
duàn bēi
tái hén héng niè
fēng shēng léi dòng míng jīn tiě
yīn sēn tán jiāo lóng
jiāo lóng
xìng wáng mǎn yǎn
jiù shí míng yuè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山重叠,悬崖一线天疑裂。天疑裂。断碑题字,苔痕横啮。
群山重重春叠。悬崖绝壁、一线天光,似欲将天裂开一般。断碑上苍苔斑斑,似在啃咬着碑上的字。

风声雷动鸣金铁,阴森潭底蛟龙窟。蛟龙窟。兴亡满眼,旧时明月。
风声如雷,发出兵器交接的声音。阴森森的潭底隐藏着传说中的蛟龙窟。满眼的潭口风光,却藏着多少兴亡旧事。依旧是一轮过去的明月高挂空中。

 

山重叠,悬崖一线天疑裂。天疑裂。断碑题字,苔痕横啮。
悬崖:高耸陡峭的山崖。断碑:断裂残缺的石碑。苔痕横啮:意谓断碑上长满了苍苔,那苍苔好像是啃咬着碑文。

风声雷动鸣金铁,阴森潭底蛟龙窟。蛟龙窟。兴亡满眼,旧时明月。

鸣:声音。潭:水深之处。兴亡:兴盛和衰亡。多指国家局势的变迁。

背诵
写山

相关翻译

写翻译

忆秦娥·山重叠注释

①龙潭口:龙潭山口,地在清代吉林府伊通州西南,即今吉林市东郊龙潭山。此处有“龙潭印月”之胜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春,作者扈驾东巡过经此地。又,今山西省盂县北之盂山亦有“龙潭”…展开
①龙潭口:龙潭山口,地在清代吉林府伊通州西南,即今吉林市东郊龙潭山。此处有“龙潭印月”之胜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春,作者扈驾东巡过经此地。又,今山西省盂县北之盂山亦有“龙潭”,又称“黑龙池”。作者曾几度赴山西五台山,本篇所指或为此地。  ②悬崖句:谓群山环绕,举头望去,天空只露一线,仿佛是天幕裂开了。③古苔横啮:意谓断碑上长满了苍苔,那苍苔好像是啃咬着碑文。④风声句:谓龙潭口处如同风雷大作,发出了金征戈矛撞击般的巨大声响、鸣金铁,形容风雷声如同金征戈矛撞击之声。 折叠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忆秦娥·山重叠

展开

这首《忆秦娥》在纳兰词当中因其壮烈与苍郁糅杂之气而别具一格。豪放词作在纳兰词当中虽然数量不多,但是篇篇雄俊冷峭,皆是佳品。容若这首词与前文所述《好事近·马首望青山》一词格调颇有近似之处。从眼见荒芜之景写到旧时兴亡之叹,追忆之中哀感深深。

词的上片此地青山连绵,一山叠着一山,巍峨似可触天。你在远处眺望,但见天地交融,连成一片。却又有悬崖断处,如针在目,仿佛是天之裂缝,刺破了天地穹空。残垣断碑,满地潦倒。石碑残损,布满青苔。仿佛是那些青苔年深日久之中一点一点噬啮了碑身与碑文。你路遇的一切破败之旧迹,都是昔年往事的一种回响。

下片龙潭口云雨狂暴,风咆哮,雷呼号。这里不见“霈泽施蓬蒿”之蓊蔚洇润,却有“风雷飒万里”之金钲戈矛。传说,龙潭深深有蛟龙,翻云覆雨变乾坤。如今,只剩龙去窟空,旧日风流已不见,蛟龙真容难再现。“兴亡满眼,旧时明月”一语道破旨意。龙潭口昔日将士干戈之风流与今时霜天萧萧之苍凉,正是历史兴亡之映照。尘归尘,土归土,容若置身龙潭口,四肢百骸当中情不自禁生发出一种悲壮之喟然。他不是想要只手补天裂的辛弃疾,对历史的风尘旧迹,容若饱含人文关怀。

全词情景交融,苍凉悲慨。

折叠

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词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出生于满州正黄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讳,改名性德。因生于腊月,小时称冬郎。自幼天资聪颖,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公元1676年(清康熙十五年)中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诗文均很…详情

忆秦娥·山重叠原文,忆秦娥·山重叠翻译,忆秦娥·山重叠赏析,忆秦娥·山重叠阅读答案,出自纳兰性德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5852.html

诗词类别

纳兰性德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迅雷pdf转换器下载手机迅雷app下载Chrome浏览器明星人气榜单明星女神ai换脸视频在线观看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