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词

作者:高启      朝代:
养蚕词原文

东家西家罢来往,晴日深窗风雨响。


三眠蚕起食叶多,陌头桑树空枝柯。


新妇守箔女执筐,头发不梳一月忙。


三姑祭后今年好,满簇如云茧成早。


檐前蝶车急作丝,又是夏税相催时。


 

养蚕词拼音解读
dōng jiā 西 jiā lái wǎng
qíng shēn chuāng fēng xiǎng
sān mián cán shí duō
tóu sāng shù kōng zhī
xīn shǒu zhí kuāng
tóu shū yuè máng
sān hòu jīn nián hǎo
mǎn yún jiǎn chéng zǎo
yán qián dié chē zuò
yòu shì xià shuì xiàng cuī shí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东家西家罢来往,晴日深窗风雨响。
东家西邻忙得顾不上串门来往,晴天里蚕室内一片食叶声,好像下雨的声音。

三眠蚕起食叶多,陌头桑树空枝柯。
春蚕进入第三次蜕皮期,食叶量大增,小路边桑树的叶子已经采空,只剩下光光的枝条

新妇守箔女执筐,头发不梳一月忙。
新妇和姑娘都守箔执筐,又是采叶又是给桑,忙得连头一个月都没有时间梳。

三姑祭后今年好,满簇如云茧成早。
祈求神灵保佑后,终于盼来了好的收成,茧簇上早早地结满了雪白的茧子。

檐前蝶车急作丝,又是夏税相催时。
屋檐下的缫车不停地缫丝,但一想到很快就要催缴夏税,心里又惴惴不安。

风雨响:形容蚕吃桑叶的声音。宋陆游《四月一日诗》有“食叶蚕声白雨来”句。三眠:蚕蜕皮时不吃不动,如人之睡眠,叫做蚕眠。蚕从出生到作茧需经四眠。秦观《时食》“(蚕生)九日,不食一日一夜,谓之初眠,又七日再眠如初……又七日三眠如再,又七日若五日,不食二日,谓之大眠”。陌头:桑田间。田间小道叫阡陌。

新妇:古代对儿媳的称呼,这里泛指中青年妇女。箔:又叫蚕帘,用竹或芦苇编成的养蚕器具。

三姑:民间传说的蚕神。

簇:供蚕作茧的器具。

缫车:缫丝所用的器具。

夏税:夏季八月之前征收的赋税,除缴纳粮食外,还有绢丝等项。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养蚕词

展开

《养蚕词》主体部分着力描写蚕事活动,传神地刻画了紧张的养蚕场面。其沉稳而不失欢快的节奏,意味着丰收美景的预期。结尾一句触及一个不大轻松的社会问题:蚕丝还没来得及生产出来,就到了衙门胥吏催缴斌税的时候了。借此,高启用笔微作顿挫,似不经意地道出了农业生产与整个国家政治组织的血肉联系,也揭示了蚕农生产的压力与生活的艰辛。马克思指出:赋税是统治阶级和行政机构的”生活源泉”。历史表明,国家作为一种强力机器,是在农业发展到有了定居的条件和较多剩余产品之后,由于阶级的分野及其统治的需要而产生的。无论社会分工如何细化,这种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机器为了保持和増大其统治强力,都要通过永远无法从根本上剪掉的脐带,源源不断地从农业生产中吸取营养基质。质言之,那脐带就是赋税系统。高启作为一个天性不耐拘束而对政治了无兴趣的诗人,不仅敏锐地观察到这个系统的基本运行图式,而且预感到蚕农的辛劳所获得的丰收,很可能并不能带来像样的生活。经过锤字炼句,他用了一个看似简单的“又”字,深沉地表达了诗人因赋税盘剥、民生困苦之状反复出现而产生的内心痛楚。他对统治阶级的含蓄批判,对劳动农民的深切同情,都浓缩在其中了。

此诗前六句写养蚕的繁忙和辛劳。后四句写蚕农丰收后的喜悦心情和害怕催缴夏税的担忧。全诗写蚕家临收茧而繁忙,见茧多而高兴,怕催缴夏税而担忧的生活情景,颇具朴素、真实的风土气息。

折叠

创作背景

《养蚕词》为反映明代初年养蚕人的繁劳辛苦而作。明代征税分两期,上半期的赋税于八月以前缴纳,叫夏税;下半期的赋税于次年二月以前缴纳,叫秋粮。根据诗意,此诗当作于八月之前。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轩,又号青丘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是明代成就较高的诗人之一,与同时代诗人杨基、张羽、徐贲,号称四杰。…详情

养蚕词原文,养蚕词翻译,养蚕词赏析,养蚕词阅读答案,出自高启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59037.html

诗词类别

高启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中国一线明星排行榜分身人迅雷下载迅雷下载速度慢怎么破解身为人母免费播放电影女明星人气排行榜2021手机磁力链接怎么打开BT天堂迅雷下载器ios版betaios磁力下载软件什么好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