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歌

作者:佚名      朝代:
匈奴歌原文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匈奴歌拼音解读
shī yān zhī shān
lìng yán
shī lián shān
shǐ 使 liù chù f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
失去了焉支山,我们放牧困难,生活贫困,妇女们因过着穷苦的日子都没有好的容颜。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去了祁连山,使我们丧失了良好的牧场,牲畜不能繁殖。我们是多么凄伤啊!

焉支山:又叫燕支山、胭脂山、删丹山。在今甘肃省永昌县以西、山丹县东南。因出产大黄,当地又叫大黄山。

令:使。

颜色:指胭脂,一种红色的化妆用品。焉支山北面生长一种越年生草本植物红花,它的花可以制胭脂和红色颜料。匈奴族妇女即采捋红花的花瓣制成胭脂,作为化妆用品。

祁连山:就是天山。匈奴把“天”叫作“祁连”。

六畜:马、牛、羊、猪、狗、鸡六种家畜。这里泛指牲畜。

蕃息:繁殖生长。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匈奴歌注释

【祁连山】天山”。广义的祁连山是甘肃省西部和青海省东北部边境山地的总称。绵延一千公里。狭义的祁连山系指最北的一支。《汉书·霍去病传》:“去病至祁连山。”颜师古注:“祁连山即天山也,匈奴呼‘天’为祁连。”清赵翼《张甥圣时俸满告归》诗:“疏勒泉清禾满野,祁连山迥雪弥天。”…展开

这首歌谣用粗线条勾勒出匈奴人民失去领地的困苦生活。两个“失我”突兀而出,重迭连用,正见其逐层加强的愤怒心情。

歌辞首句即用“焉支”双关“燕支”,以妇女不搽胭脂,面容将失去红润的色泽来暗示匈奴人民失去美丽的河山后的痛苦心情。这首诗开头,没用很多的笔墨去描绘焉支山如何物产丰富,在军事上又对匈奴族多么重要。而就“以妇女无颜色"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实则表现出焉支山的失去,对匈奴族的生活有多么大的影响,起到了见微知著的作用。匈奴作为游牧民族,最珍贵的就是能蕃息牲畜的水草地。燕支、祁连都有水草丰美的山麓,一旦失去,六畜不繁,其困苦可知。

这首《匈奴歌》仅四句二十四个字,却以哀婉的语调,表达了匈奴族人民对故土、对生活的眷恋和热爱,可谓千古绝唱,读罢令人感慨不已。

折叠

创作背景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夏,霍去病曾两次征讨匈奴,第一次过焉支山一千多里,第二次攻入祁遵山。《匈奴歌》的创作,当在这两次征战之后不久。

作者介绍

佚名 佚名详情

匈奴歌原文,匈奴歌翻译,匈奴歌赏析,匈奴歌阅读答案,出自佚名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627432671.html

诗词类别

佚名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迅雷官方下载迅雷7官方下载迅雷苹果手机版 ios香港明星BT磁力库范冰冰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