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

作者:杜甫      朝代:
为农原文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


远惭勾漏令,不得问丹砂。

为农拼音解读
jǐn yān chén wài
jiāng cūn jiǔ jiā
yuán xiǎo
mài luò qīng huā
bo zhái cóng lǎo
wéi nóng guó shē
yuǎn cán gōu lòu lìng
wèn dān shā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
锦官城置身于战乱之外,江村里有八九家人家。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圆圆的新荷小叶静静地浮在水面上,嫩绿的小麦已在轻轻地扬花。

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
真想寻一住宅从此终老,耕田劳作远离长安。

远惭勾漏令,不得问丹砂。
很惭愧不能像葛洪那般,抛弃一切世俗求仙问药。

锦(jǐn)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
锦里:即指成都。成都号称“锦官城”,故曰锦里。烟尘:古人多用作战火的代名词。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shē)。
从兹:指从此,从现在。国:指长安。赊:远也。

远惭勾漏令,不得问丹砂(shā)。
勾漏令:指晋葛洪。杜甫自言不能如葛洪一样弃世求仙,所以说懒。其实是一种姑妄言之的戏词。

这是杜甫开始卜居成都草堂时所作。当时,天下大乱,而“锦里”(即锦官城成都)不在乱中,故说“烟尘外”。“江村八九家”,是作者身之所在,是个寥落的江村。颔联“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写景,眼前的圆荷小叶,细麦轻花是在居处周围所见,为下文作铺垫。后面四句,表现为国设想渐远渐荒唐,也渐使人明白:那不过是一种极其无奈的自嘲。杜甫不会真下决心“为农”而“从兹老”,更不会下决心追随葛洪故事去学炼丹砂。这是愤世之言,不可坐实。从“去国赊”可见杜甫始终不能忘怀国事。此诗是杜甫生活史上一个转变的标志。

背诵
抒怀志向

相关翻译

写翻译

为农注释

⑴锦里:即指成都。成都号称“锦官城”,故曰锦里。烟尘:古人多用作战火的代名词。如高适诗“汉家烟尘在东北”。这时遍地干戈,惟成都尚无战事,故曰烟尘外。⑵从兹老:杜甫经过长期流浪,在政…展开
⑴锦里:即指成都。成都号称“锦官城”,故曰锦里。烟尘:古人多用作战火的代名词。如高适诗“汉家烟尘在东北”。这时遍地干戈,惟成都尚无战事,故曰烟尘外。⑵从兹老:杜甫经过长期流浪,在政治上又碰了多次的壁,故有终老之意。⑶赊:远也。国:指长安。杜甫始终不能忘怀国事,即此可见。⑷勾漏令:指晋葛洪。洪年老欲炼丹以求长寿,闻交趾出丹砂,因求为勾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见《晋书·葛洪传》)。杜甫自言不能如葛洪一样弃世求仙,所以说懒。其实是一种姑妄言之的戏词。 折叠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为农简析

这是杜甫开始卜居成都草堂时所作。当时,天下大乱,而“锦里”(即锦官城成都)不在乱中,故说“烟尘外”。“江村八九家”,是作者身之所在,是个寥落的江村。颔联“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写…展开

这首诗描出了诗人这段幽居生活的思想轨迹,表达了诗人在经历了仕途沧桑和尘世羁绊后意欲寻求任情自然、胸无蒂芥的境界的愿望。

首联即勾勒出诗人卜居的环境。诗人临江卜宅,见四周八九人家,遂生幽栖僻野之感。地僻人稀,才真正为诗人创造了田园生活的温床。十余载颠沛流滴的生活,政治上的屡遭失败,诗人肉体上的衰老多疾,精神上的疲惫不堪,此时荒村僻居正好适合了忘物遗世、隐居田园的心愿。尽管物质生活不那么丰裕,然而却得以疏放自处。所以,“锦里”两句诗,一方面实写草堂环境,是地理形势的描写;一方面则是诗人轻松自适的主观感受的自然流露,是心理形态的再现。

颔联景物描写显得格外清丽、纤巧。由于喜得避地,没有战乱,远离尘嚣,人的真率疏放之天性最易于重现。“江村八九家”的田园环境富于乡野气息,本身就蕴藏着无限生机可以想见,在刚刚营造好的草堂周围徘徊游赏,诗人悠然淡泊。在诗人的眼里,自然界的形态都变得温顺、和谐、小巧,绝无雕饰。这一联联写荷写麦,以“圆”“细”形容,朴素而自然。若再细心体味,诗中的“小”字、“轻”字更使读者感触到景物的宁静天放。把这两句诗的顺序打乱,经重新组合,便呈现出这个样子:荷浮小圆叶,麦落细轻花。“圆”和“细”是诗人的直觉;而“小”和“轻”则是融进了诗人疏脱幽静的主观情感。堂成之后;诗人的心境经常处于这种追求闲逸恬淡的状态之中。身居村野,远离仕途,具备了超然物外的简朴的田园生活条件,也才有可能达到这种境界。这一联语调舒缓自得,表现了杜诗体物入微描写细腻的特点。

颈联可见到诗人欲随缘自适,卜宅为农,终老于此的意趣。诗人当时等于被唐肃宗放逐,政治上失意,经长期携眷流离,偶作此想是很自然的。紧接着他又为自已这片刻的满足感到不安。“为农去国赊”这样离国家、政治太远,为国设想渐远渐荒唐。

尾联以典故作结,耐人寻味。此诗一路写来,充满了诗人对江村田园般生活的憧憬。诗人打算早日医好肉体和心灵的疾病,安居草堂,终老于此。在这种意念的驱使下,自然要考虑长生不老的问题,也自然要联想到葛洪。所以诗中说“惭”是真的“惭”,而非俏皮话。在“惭”字前加一个“远”字,就不仅含有时间的范围,即葛洪时代的遥远,而且还包含空间的范围,即交趾位于广西,离成都很远。加之当时的生活条件也不允许诗人得问丹砂之事。对于这些,诗人心里非常明白,因此留下来的只有遗憾。对于杜甫来说,江村卜居,以尽天年,够适意的了。即便“不得问丹砂”也只是“远惭”而已,并不影响眼下的宁静闲逸的生活,故尾联结得轻松自如。

诗以质朴自然的语言再现了诗人的生活和心理状态,给读者以温馨、平和、静谧的感受。同时以赋的手法直抒胸臆,又化用典故与葛洪作比,整体基调尚轻快。

折叠

创作背景

《为农》系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初所作。是时安史之乱未平,兵戈遍地,而锦里江村独在烟尘之外,诗人因喜得避地,所以写下这首诗。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详情

为农原文,为农翻译,为农赏析,为农阅读答案,出自杜甫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7144.html

诗词类别

杜甫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明星照片 头像迅雷下载中国一点都不能少迅雷电影下载资源网站奔跑吧兄弟之拿下杨幂向往的生活之睡遍娱乐圈明星图片和名字迅雷beta苹果版迅雷下载软件最佳搜索引擎流产次数多的明星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