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感赋

作者:秋瑾      朝代:近现代
九日感赋原文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九日感赋拼音解读
bǎi jié chóu cháng kāi
shēng chóu chàng xiāng lái
qīn táng shàng zhū chū chā
mèi chuāng qián zhà cái
duì nán féng yuán liàng jiǔ
dēng lóu kuì zhòng xuān cái
liáng shí jiā jiē chéng
jiù huān chǎng bàn shì tá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我的愁肠百绕千结阴郁不开,这一回我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了异乡。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重阳节这天,我刚刚插戴上茱萸,便在窗前给妹妹写起诗来。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面对秋菊,难于饮到陶渊明喝的美酒;登上高楼;惭愧缺少王粲那样的才能。

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美好的时光中,佳节枉被辜负。那过去欢聚的地方,如今已冷落无人了。

百结愁肠郁(yù)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百结:形容疙瘩很多。郁,阴郁。

思亲堂上茱(zhū)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茱初插:刚刚插上茱萸。句乍裁:刚刚锤炼好诗句。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kuì)乏仲宣才。
元亮:晋陶渊明字元亮,常对菊饮酒。登楼:登高楼赋诗。仲宣才:即指如王粲一样的才能。仲宣,东汉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生于公元177年(汉灵帝熹平6年),死于公元217年(汉献帝建安22年),“建安七子”之一。

良时佳节成辜(gū)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良时:美好时光。

《九日感赋》是作者1896年婚后初来湘潭不久而作。秋瑾远嫁他乡,离开了亲人,在佳节之时,心情格外地苦闷。九月九日她在堂上插上了茱萸,她在窗下提笔给妹妹写诗;她对菊遣闷饮酒;她登楼远望故居。但这一切都使她因更加怀念当初的欢乐生活,而愁肠“郁不开”了。诗反映了秋瑾初嫁后思乡的心情。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九日感赋译文及注释

我的愁肠百绕千结阴郁不开,这一回我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了异乡。重阳节这天,我刚刚插戴上茱萸,便在窗前给妹妹写起诗来。面对秋菊,难于饮到陶渊明喝的美酒;登上高楼;惭愧缺少王粲那样的…展开

译文我的愁肠百绕千结阴郁不开,这一回我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了异乡。重阳节这天,我刚刚插戴上茱萸,便在窗前给妹妹写起诗来。面对秋菊,难于饮到陶渊明喝的美酒;登上高楼;惭愧缺少王粲那样的才能。美好的时光中,佳节枉被辜负。那过去欢聚的地方,如今已冷落无人了。

注释①九日:夏历九月九日是赏菊、登高节。②百结:形容疙瘩很多。郁,阴郁。 ③茱初插:刚刚插上茱萸。 ④句乍裁:刚刚锤炼好诗句。 ⑤元亮:晋陶渊明字元亮,常对菊饮酒。⑥登楼:登高楼赋诗。《诗经·定之方中》,《毛传》说:“升高能赋”。《韩诗外传》上孔子说:“君子登高必赋。”仲宣,东汉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生于公元177年(汉灵帝熹平6年),死于公元217年(汉献帝建安22年),“建安七子”之一。他出身大官僚家庭,年轻就很有名。因为长安战乱,避难荆州依附刘表,未被重用,后归曹操。王粲在荆州时,登当阳城楼作《登楼赋》,赋中抒写了作者久困他乡,才能不得施展而产生的思乡情绪。仲宣才,即指如王粲一样的才能。 ⑦良时:美好时光。

折叠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九日感赋赏析

《九日感赋》是作者1896年婚后初来湘潭不久而作。秋瑾远嫁他乡,离开了亲人,在佳节之时,心情格外地苦闷。九月九日她在堂上插上了茱萸,她在窗下提笔给妹妹写诗;她对菊遣闷饮酒;她登楼远…展开

秋瑾远嫁他乡,离开了亲人,在佳节之时,心情格外地苦闷。九月九日她在堂上插上了茱萸,她在窗下提笔给妹妹写诗;她对菊遣闷饮酒;她登楼远望故居。但这一切都使她因更加怀念当初的欢乐生活,而愁肠“郁不开”了。

首联“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采用直白的方式,出句写诗人愁肠百结、满腔忧思无从排解,无计消除; 对句明确交代诗人忧思因身居异土他乡而生而来,一起一应,十分圆合,集中突出了一个愁字,且为全诗在色调上作出了一个总的规定。以下两联紧承“异乡”落墨,叙述愁肠百结的根本原因,“此生惆怅”的具体内容。

颔联“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用揣度的笔触写诗人想象父母在厅堂上刚刚把避邪的茱萸插戴在头上,想念妹妹吟咏佳节的诗句刚刚写成,表达了思亲念远之情。

颈联“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借历史典故表情达意。当年陶潜生活窘迫,九日独坐宅边菊丛,尚有人送酒,尚能醉饮,如今诗人却对菊无酒可饮;当年王粲避难江南,奔走四方,登当阳城楼,尚能挥笔写出流传千古的《登楼赋》,诗人却愧于没有王粲那样的才思。这里的“难逢”,说明诗人当时世无知音,家无同调,处于孤独、寂寞、凄清的境地。“愧乏”则流露诗人欲有才干,欲于世有为而未能的苦闷思绪。

尾联“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诗人回忆过去欢乐的时刻,欢乐的情景,欢乐的场所,以及推想“昔日欢场半是苔”,对照今天不幸的遭遇,苦闷的情怀,难堪的处境,深深地感到自己辜负了良时佳节,虚度了青春年华。这一深沉的忧叹,从感情上说,加重了悲愁气氛;从结构上看,呼应了开头两句。

这首诗以“茱初插”“对菊”“登高”点题扣题,字字如从肺腑中镂出,能震撼读者的心弦。

 

折叠

创作背景

诗人于1896年4月出嫁王子芳,初来湘潭,属于远嫁他乡。在离开了亲人的情况,又逢重阳佳节,心情格外的苦闷,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作者介绍

秋瑾 秋瑾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详情

九日感赋原文,九日感赋翻译,九日感赋赏析,九日感赋阅读答案,出自秋瑾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7669.html

诗词类别

秋瑾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王一博个人资料一线女明星过夜价格表野花视频下载官网迅雷极速版ios下载BT天堂新版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