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作者:杜甫      朝代: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原文

湖阔兼云雾,楼孤属晚晴。


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


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


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拼音解读
kuò jiān yún
lóu shǔ wǎn qíng
jiā
shī jiē xiè xuān chéng
xuě àn cóng méi
chūn bǎi cǎo shēng
gǎn wéi wèn
cóng gèng nán zhē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湖阔兼云雾,楼孤属晚晴。
洞庭湖广阔无边还兼有风起云涌,岳阳楼孤独无依又处于晚霞放晴。

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
裴使君把我当徐孺子那样对待礼遇有加,我应和着裴使君就像应和着谢宣城。

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
我感觉我就像湖岸积雪之中的一丛梅花绽放了,我还感觉我就像百草一样从春天泥土里萌生。

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我哪敢违背渔父的关问呢?我从此就要更改我原来的念头不再像屈原那样去南行。

参考资料:
1、杜甫著,杜甫全集3,珠海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1597页
2、杨国孚等编著,韵译历代经典诗词歌赋曲,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1.12,第182页

湖阔兼云雾,楼孤属(zhǔ)晚晴。
阔:与孤相照。属:当也。

礼加徐孺(rú)子,诗接谢宣城。
徐孺子:豫章南昌人。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谢宣城:《谢眺传》,除秘书丞,未拜,仍转中书郎,出为宣城太守。

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

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敢违:怎么敢违背。更:更改原来的念头。

参考资料:
1、杜甫著,杜甫全集3,珠海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1597页
2、杨国孚等编著,韵译历代经典诗词歌赋曲,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1.12,第182页

大历四年春,诗人离开岳阳至潭州、郴州等地时是由白马潭(今湘阴境内)裴隐宅出发的。

首联描写与洞庭湖阔大之景,次联“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写出了杜甫把自己比做东汉时的名贤徐稚,把裴使君比做礼贤下士的陈蕃,可知杜甫在岳阳的数月,受到了非常好的款待。谢宣城指南北朝齐时的诗人谢眺。他文章清丽,擅长五言诗,曾出任宣城太守,故又有谢宣城之称。杜甫在此处,把裴使君比为谢眺,甚为赞誉。“诗接”一语杜甫对裴使君诗歌的唱对。裴使君如此礼遇款待,一同登楼共赏湖光山色。此时此刻,杜甫心情能不激动。杜甫到岳阳对裴使君说,也是十分高兴的。当看到饥寒交迫的老友,如此落寞,给以温暖的款待是必然的。故杜甫在岳阳时得到了精神和物质上的安慰。故有“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的诗唏。

最后两句,历来见仁见智。对“渔父问”的典故,凡读过《屈原列传》的人都会记得渔父劝说屈原“与世推移”“随其流扬其波”的话。那么,杜甫用此典其意何在呢?“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是称赞裴使君的,这应该没有疑义。称赞的原因,我想绝不只是场面上的客套。不管出于何种动机,裴使君款待了杜甫,且陪杜甫(不是杜甫陪裴使君)登楼远眺。但仅仅因为这一点就口不对心地妄加颂辞,恐怕不是杜甫一贯的为人处事的风格。在江陵时,杜甫就曾多次称颂过镇守荆州的阳城郡王卫伯玉——尽管卫伯玉并不是科举出身,也不懂诗词歌赋,但他却掌管着荆州的军政大权。杜甫的称赞其实是一种“感情投资”,希望以文词上发自内心的赞美博得卫的好感,再次“托身官府”续写在成都时与严武相交的翻版故事。可惜的是,卫伯玉不是严武,杜甫的“示爱”在今天看来便成了一种可笑而又令人心痛的单相思。以此来推演,也可以把《陪裴使君登岳阳楼》看作是杜甫在江陵一系列诗作的续篇。杜甫此时对裴使君能收留、重用自己是心存希望的,从诗中可以看出,裴使君也是文人出身,而文人就应该对我杜甫这样的大诗人礼遇、关照、抚慰甚至起用的。只是这样的心思不能明言,毕竟与裴使君素昧平生,自己对裴使君的为人还不太清楚。所以,只能在诗的结尾含蓄地借典喻事道出自己的愿望:希望你裴使君像陈蕃那样,待我如徐孺子,那么我就可以违背渔父的劝说,留在岳阳从此不再“与世推移”,不用再漂泊流浪了;换言之,如果你裴使君不能“礼加徐孺子”,那么我岂敢违背渔父的劝说,只好“与世推移”,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跟着感觉走”,继续无奈地“南征”。 可能裴使君没有读出杜甫的意思或者是领会了而装作不知、不愿理睬,总之,杜甫很快离开了岳阳奔向衡州。从某种意义上说,岳阳其实是杜甫的另一个伤心之地(只是伤心的程度不如在江陵,因为他对留在岳阳本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但离开岳阳后不久后所作的《南征》诗中的“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两句,分明道出了心中的不满与愤慨,这其中,恐怕也应该分一点儿给岳阳及岳阳的裴使君吧。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翻译

洞庭湖广阔无边还兼有风起云涌,岳阳楼孤独无依又处于晚霞放晴。 裴使君把我当徐孺子那样对待礼遇有加,我应和着裴使君就像应和着谢宣城。 我感觉我就像湖岸积雪之中的一丛梅花绽放了,我还感觉我就像百草一样从春天泥…展开

翻译:

洞庭湖广阔无边还兼有风起云涌,岳阳楼孤独无依又处于晚霞放晴。 

裴使君把我当徐孺子那样对待礼遇有加,我应和着裴使君就像应和着谢宣城。 

我感觉我就像湖岸积雪之中的一丛梅花绽放了,我还感觉我就像百草一样从春天泥土里萌生。 

我哪敢违背渔父的关问呢?我从此就要更改我原来的念头不再像屈原那样去南行。

折叠

相关赏析

写赏析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赏析

  大历四年春,诗人离开岳阳至潭州、郴州等地时是由白马潭(今湘阴境内)裴隐宅出发的。   首联描写与洞庭湖阔大之景,次联“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写出了杜甫把自己比做东汉时的名贤徐稚,把裴使君比做礼贤下…展开

首联“湖阔兼云雾,楼孤属晚晴。”描写与洞庭湖阔大之景。对于此联,明确要抓住写景的两个对象:一是洞庭湖;二是岳阳楼。前半句,写诗人登楼所见洞庭湖的特点,不仅阔大而且云雾缭绕。一个“兼”字,兼及抽象的特点到具体的景物之上。后半句,写诗人登楼所感岳阳楼的特点是如此的孤立。一个“属”字,写出只有在这晴天的傍晚才会觉得岳阳楼是孤立的。总之,写出了洞庭湖的广阔和岳阳楼的孤独。

颔联“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写出了杜甫把自己比做东汉时的名贤徐稚,把裴使君比做礼贤下士的陈蕃,可知杜甫在岳阳的数月,受到了非常好的款待。谢宣城指南北朝齐时的诗人谢眺。他文章清丽,擅长五言诗,曾出任宣城太守,故又有谢宣城之称。杜甫在此处,把裴使君比为谢眺,甚为赞誉。“诗接”一语杜甫对裴使君诗歌的唱对。裴使君如此礼遇款待,一同登楼共赏湖光山色。此时此刻,杜甫心情能不激动。杜甫到岳阳对裴使君说,也是十分高兴的。当看到饥寒交迫的老友,如此落寞,给以温暖的款待是必然的。故杜甫在岳阳时得到了精神和物质上的安慰。

颈联“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对于此联,关键是抓住景物描写的本身。前半句,景物有“雪岸”和“丛梅”。洞庭湖岸边的陆地上覆盖着瑞雪丛林里的梅花在开放。此句写出此时梅花的特点是香气逼人的。同时,还要注意梅花傲雪象征人所具有的品格。后半句,由于下雪后春天岸上的泥土中百草在生长。此联由上一句的写人转到写自己的所见:诗人看到下大雪的河岸上,众多的梅花在渐渐开放;春天的泥土里,众多的百草也会生根发芽。

尾联“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对于此联,借故事来说理。前半句,“渔父问”是借用屈原的诗歌《渔父》。明确“渔父问”的具体内容: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阊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总之,在屈原看来,就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这里说自己“敢违渔父问”就是说诗人自己不听从渔父的劝告,而要像屈原那样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由此可见,诗人在此把自己比作屈原了。后半句,写在志向的支持下,自己将开始新的人生征程。总之,此联对自己的志向和今后的命运作了一种预测和预示。

全诗用典颂人,感觉用喻,借古人的经历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意蕴无穷。

折叠

创作背景

该词当为诗人于大历四年(769)春时所作。时年诗人到岳阳后不久,受到当地官绅的接待。新春伊始,诗人陪当地裴使君登岳阳楼赏景,并写下了这首诗来记录当时的情景。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详情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原文,陪裴使君登岳阳楼翻译,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赏析,陪裴使君登岳阳楼阅读答案,出自杜甫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8908.html

诗词类别

杜甫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全球最美第一名torrentkitty中文磁力睡烂了的女明星天涯迅雷哥电影网明星人名字大全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