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寄子由二首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狱中寄子由二首原文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狱中寄子由二首拼音解读
shèng zhǔ tiān wàn chūn
xiǎo chén àn wáng shēn
bǎi nián wèi mǎn xiān cháng zhài
shí kǒu guī gèng lèi rén
shì chù qīng shān mái
nián shāng shén
jūn shì shì wéi xiōng
gèng jié lái shēng wèi le yīn
bǎi tái shuāng
fēng dòng láng dāng yuè xiàng
mèng rào yún shān xīn 鹿
hún fēi tāng huǒ mìng
yǎn zhōng jiǎo zhēn
shēn hòu niú kuì lǎo
bǎi suì shén yóu dìng chù
tóng xiāng zhī zàng zhè jiāng 西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君王的光辉如春光润泽万物,而我因为愚昧不明事理而犯下过错。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还没过完一生就要先偿还前债,自知必死,可是一家十口,还是要连累弟弟去照顾。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人死之后,随便找一个青山就可以埋葬尸骨,但是留下弟弟一人,在每次夜雨之时,黯然神伤。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只能寄希望于来世,二人继续做一对好兄弟。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寒霜之气让御史台狱的夜晚更加凄楚寒凉,风吹动了檐角上的铃铎发出阵阵声响,月亮渐渐向天边下落。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梦里向往云山的那颗心像鹿一样奔跑,可现实里的自己就像将被扔进锅里煮的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眼前浮现出我的孩子们的面容,身后只有草蓑,我这样贫穷愧对跟自己受苦多年的妻子了。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我死后埋葬在哪里呢?汉代的朱邑曾在桐乡为吏,因深受百姓爱戴,被葬在桐乡,我也希望自己能葬在浙西一带。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yú)暗自亡身。
愚暗:愚昧而不明事理。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偿债:偿还前世之夙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是处:处处。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未了因:佛教用语,没有了结的因缘。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láng)(dāng)月向低。
柏台:又称作乌台,御史台前种了许多柏树,乌鸦经常栖息在树上面,于是老百姓将御史台叫作乌台。琅珰:铃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犀鸡。

眼中犀(xī)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牛衣:给牛抵御寒冷的草蓑。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神游:人死的讳称。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狱中寄子由二首

展开

第一首诗写诗人与苏辙之间的感情。

前两联,重在托付家人,希望得到苏辙的照料。后两联则言兄弟之情。诗人对于生死之事本来不太执著,无论是何处的青山都可以作为埋葬我的地方,但是,当自己故去之后,恐怕每逢夜雨秋灯之时,孤身一人的弟弟都将会苦苦地思念死去的兄长。“夜雨”是指苏轼兄弟二人少年读书时,曾读到唐人韦应物的诗句“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二人深受感动,遂彼此相约入仕后当尽早退隐以享受闲居之乐。苏轼现在处在生死未卜之际,想起此诗,不禁黯然伤怀。他只能寄希望于来世再实现这种约定:“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

全诗渗透着浓浓的兄弟之情。

第二首诗的首联描写御史台森然阴风阵阵的萧瑟环境,苏轼在阴冷孤寂的狱里睡不着,想起面对刽子手的情形,心惊胆战。

颔联用“命如鸡”表达出苏轼对自我命运任人鱼肉的无奈和沉痛。这是一个亮节高格者的悲叹,不管身处何地何时,苏轼都始终追求这种自由、自我的坚定人格。

颈联是苏轼觉得自己罪无可赦,思念起孩儿们,希望他们的才华和能力都平常就好,能够平安喜乐才是最重要的。自己快要死了,还没让妻子过上富贵平安的日子,觉得特别愧对共患难过的妻子。这其中不无诗人悟透人生,平常就好的淡泊哲理。

尾联两句,苏轼希望葬在为官过的杭州。这表现出苏轼的忠直秉性,展现出他当官为民的作为和风骨。

在这首诗中,苏轼写了对妻子儿女的想念、对自己的感怀,还有自已死了之后尸体埋葬何地的嘱托。其哀伤之情浓郁,昔日气势全然不见,所以读此诗又不同于苏诗其他之作,别有一种情深凄怆之感。

折叠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由于苏轼在任职地方官期间,对当时大力推行的新法屡屡表示不满,并形诸歌咏,发为诗篇,对新法造成的弊政和靠攀附新党人士而得到高位的新贵进行了辛辣的讽刺,结果引起了当权者的嫉恨,遂指使台谏累章弹劾他“作为诗文讪谤朝政及中外臣僚,无所畏惮”。同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在湖州任所被捕解京,八月十八日入御史台狱。这就是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在狱中期间,负责审讯的官员均奉上意,竭力罗织罪名,必欲置其于死地,这一组诗即作于乌台狱中。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详情

狱中寄子由二首原文,狱中寄子由二首翻译,狱中寄子由二首赏析,狱中寄子由二首阅读答案,出自苏轼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TVRZd056TTFOVFl6TlRJdw==.html

诗词类别

苏轼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迅雷打开免费下载安装手机迅雷极速版明星人气榜BT磁力在线种子搜索神器帅气男明星图片迅雷哥在线观看高清明星网站bt资源种子搜索大块头有大智慧迅雷下载最好的BT搜索引擎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