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遇雨二首 其一

作者:崔道融      朝代:
溪上遇雨二首 其一原文

回塘雨脚如缲丝,野禽不起沈鱼飞。


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

溪上遇雨二首 其一拼音解读
huí táng jiǎo qiāo
qín shěn fēi
gēng suō diào wèi xiá
qiū tián yǒu wàng cóng lí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回塘雨脚如缲丝,野禽不起沈鱼飞。
环曲的池塘水面,雨水像在抽丝一般密织,野禽因为雨势太大无法起飞,鱼儿却惊得在水面飞跃起来。

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
耕种的人和垂钓者都来不及取蓑衣和斗笠,秋季的田地都多么期待这么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啊。

回塘雨脚如缲(sāo)丝,野禽不起沈鱼飞。
回塘:回曲的水池。缲丝:即缫丝,煮茧抽丝。沈鱼:即沉鱼,潜藏水底的鱼。

耕蓑(suō)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lín)(lí)
耕蓑:农夫的蓑衣。未暇:谓没有时间顾及。淋漓:沾湿或流滴貌。

坐看黑云衔(xián)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坐看:犹行看,旋见。形容时间短暂。衔:携带着。

忽惊云雨有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晚照:夕阳的余晖。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溪上遇雨二首 其一

展开

唐诗中写景通常不离抒情,而且多为抒情而设。即使纯乎写景,也渗透作者主观感情,写景即其心境的反光和折射;或者借用比兴,别有寄托。而这首写景诗不同于一般唐诗。它是咏夏天的暴雨,既不能从中觅得何种寓意,又不能视为作者心境的写照。

夏雨的特点是来速疾,来势猛,雨脚不定。这几点都被诗人准确抓住,表现于笔下。急雨才在前山,忽焉已至溪上,叫人避之不及,其来极快。以“坐看”从容起,而用“忽惊”、“却是”作跌宕转折,写出夏雨的疾速。而一“衔”一“喷”,不但把黑云拟人化了(它像在撒泼、顽皮),形象生动,而且写出了雨的力度,具有一种猛烈倾注感。写云曰“黑”,写雨曰“猛”,均穷极形容。一忽儿东边日头西边雨,一忽儿西边日头东边雨,又写出由于雨脚转移迅速造成的一种自然奇景。这还不够,诗人还通过“遇雨”者表情的变化,先是“坐看”,继而“忽惊”,侧面烘托出夏雨的瞬息变化难以预料。通篇思路敏捷灵活,用笔新鲜活跳,措语尖新,可喜可愕,深得夏雨之趣。

而这首写景诗不同于一般唐诗,它是咏夏天的暴雨,既不能从中觅得何种寓意,又不能视为作者心境的写照。因为他实在是为写雨而写雨。

折叠

创作背景

根据诗意可知这组诗是在一个夏天作者行走于山间溪边突然遇雨时所作,其具体创作年份不详。

作者介绍

崔道融 崔道融 崔道融(880年前—907年),唐代诗人,自号东瓯散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乾宁二年(895年)前后,任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县令,早年曾游历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后入朝为右补阙,不久因避战乱入闽。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于永嘉山斋集诗五百首,辑为《申唐诗》三卷。另有《东浮集》九卷,当为入闽后所作。与司空图、方干为诗友,《全唐…详情

溪上遇雨二首 其一原文,溪上遇雨二首 其一翻译,溪上遇雨二首 其一赏析,溪上遇雨二首 其一阅读答案,出自崔道融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TVRZd05qVTBOREU1T1RZNA==.html

诗词类别

崔道融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今年最火的女明星手机迅雷安装下载明星婚纱照bt磁力链 最好用的搜索引擎免费下载app软件并安装手机明星图片和名字王一博图片ios磁力下载软件什么好天堂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