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论

作者:苏辙      朝代:北宋
三国论原文

天下皆怯而独勇,则勇者胜;皆暗而独智,则智者胜。勇而遇勇,则勇者不足恃也;智而遇智,则智者不足用也。夫惟智勇之不足以定天下,是以天下之难蜂起而难平。盖尝闻之,古者英雄之君,其遇智勇也,以不智不勇,而后真智大勇乃可得而见也。


悲夫!世之英雄,其处于世,亦有幸不幸邪?汉高祖、唐太宗,是以智勇独过天下而得之者也;曹公、孙、刘,是以智勇相遇而失之者也。以智攻智,以勇击勇,此譬如两虎相捽,齿牙气力,无以相胜,其势足以相扰,而不足以相毙。当此之时,惜乎无有以汉高帝之事制之者也。


昔者项籍,乘百战百胜之威,而执诸侯之柄,咄嗟叱咤,奋其暴怒,西向以逆高祖,其势飘忽震荡,如风雨之至。天下之人,以为遂无汉矣。然高帝以其不智不勇之身,横塞其冲,徘徊而不得进,其顽钝椎鲁,足以为笑于天下,而卒能摧折项氏而待其死,此其故何也?夫人之勇力,用而不已,则必有所耗竭;而其智虑久而无成,则亦必有所倦怠而不举。彼欲用其所长以制我于一时,而我闭门而拒之,使之失其所求,逡巡求去而不能去,而项籍固已败矣。


今夫曹公、孙权、刘备,此三人者,皆知以其才相取,而未知以不才取人也。世之言者曰:孙不如曹,而刘不如孙。刘备唯智短而勇不足,故有所不若于二人者,而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则亦已惑矣。盖刘备之才,近似于高祖,而不知所以用之之术。昔高祖之所以自用其才者,其道有三焉耳:先据势胜之地,以示天下之形;广收信、越出奇之将,以自辅其所不逮;有果锐刚猛之气而不用,以深折项籍猖狂之势。此三事者,三国之君,其才皆无有能行之者。独有一刘备近之而未至,其中犹有翘然自喜之心,欲为椎鲁而不能钝,欲为果锐而不能达,二者交战于中,而未有所定。是故所为而不成,所欲而不遂。弃天下而入巴蜀,则非地也;用诸葛孔明治国之才,而当纷纭征伐之冲,则非将也;不忍忿忿之心,犯其所短,而自将以攻人,则是其气不足尚也。


嗟夫!方其奔走于二袁之间,困于吕布而狼狈于荆州,百败而其志不折,不可谓无高祖之风矣,而终不知所以自用之方。夫古之英雄,唯汉高帝为不可及也夫!

三国论拼音解读
tiān xià jiē qiè ér yǒng
yǒng zhě shèng
jiē àn ér zhì
zhì zhě shèng
yǒng ér yǒng
yǒng zhě shì
zhì ér zhì
zhì zhě yòng
wéi zhì yǒng zhī dìng tiān xià
shì tiān xià zhī nán fēng ér nán píng
gài cháng wén zhī
zhě yīng xióng zhī jūn
zhì yǒng
zhì yǒng
ér hòu zhēn zhì yǒng nǎi ér jiàn
bēi
shì zhī yīng xióng
chù shì
yǒu xìng xìng xié
hàn gāo táng tài zōng
shì zhì yǒng guò tiān xià ér zhī zhě
cáo gōng sūn liú
shì zhì yǒng xiàng ér shī zhī zhě
zhì gōng zhì
yǒng yǒng
liǎng xiàng zuó
chǐ 齿
xiàng shèng
shì xiàng rǎo
ér xiàng
dāng zhī shí
yǒu hàn gāo zhī shì zhì zhī zhě
zhě xiàng
chéng bǎi zhàn bǎi shèng zhī wēi
ér zhí zhū hóu zhī bǐng
duō jiē chì zhà
fèn bào
西 xiàng gāo
shì piāo zhèn dàng
fēng zhī zhì
tiān xià zhī rén
wéi suí hàn
rán gāo zhì yǒng zhī shēn
héng sāi chōng
pái huái ér jìn
wán dùn zhuī
wéi xiào tiān xià
ér néng cuī shé xiàng shì ér dài
rén zhī yǒng
yòng ér
yǒu suǒ hào jié
ér zhì jiǔ ér chéng
yǒu suǒ juàn dài ér
yòng suǒ zhǎng zhì shí
ér mén ér zhī
shǐ 使 zhī shī suǒ qiú
qūn xún qiú ér néng
ér xiàng bài
jīn cáo gōng sūn quán liú bèi
sān rén zhě
jiē zhī cái xiàng
ér wèi zhī cái rén
shì zhī yán zhě yuē sūn cáo
ér liú sūn
liú bèi wéi zhì duǎn ér yǒng
yǒu suǒ ruò èr rén zhě
ér zhī yīn suǒ qiú shèng
huò
gài liú bèi zhī cái
jìn gāo
ér zhī suǒ yòng zhī zhī shù
gāo zhī suǒ yòng cái zhě
dào yǒu sān yān ěr xiān shì shèng zhī
shì tiān xià zhī xíng
guǎng 广 shōu xìn yuè chū zhī jiāng
suǒ dǎi
yǒu guǒ ruì gāng měng zhī ér yòng
shēn shé xiàng chāng kuáng zhī shì
sān shì zhě
sān guó zhī jūn
cái jiē yǒu néng háng zhī zhě
yǒu liú bèi jìn zhī ér wèi zhì
zhōng yóu yǒu qiào rán zhī xīn
wéi zhuī ér néng dùn
wéi guǒ ruì ér néng
èr zhě jiāo zhàn zhōng
ér wèi yǒu suǒ dìng
shì suǒ wéi ér chéng
suǒ ér suí
tiān xià ér shǔ
fēi
yòng zhū kǒng míng zhì guó zhī cái
ér dāng fēn yún zhēng zhī chōng
fēi jiāng
rěn fèn 忿 fèn 忿 zhī xīn
fàn suǒ duǎn
ér jiāng gōng rén
shì shàng
jiē
fāng bēn zǒu èr yuán zhī jiān
kùn ér láng bèi jīng zhōu
bǎi bài ér zhì shé
wèi gāo zhī fēng
ér zhōng zhī suǒ yòng zhī fāng
zhī yīng xióng
wéi hàn gāo wé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天下皆怯而独勇,则勇者胜;皆暗而独智,则智者胜。勇而遇勇,则勇者不足恃也;智而遇智,则智者不足用也。夫惟智勇之不足以定天下,是以天下之难蜂起而难平。盖尝闻之,古者英雄之君,其遇智勇也,以不智不勇,而后真智大勇乃可得而见也。
如果说天下的人都胆怯而只有一个人是勇猛的,那么这位勇猛的人必将取胜;如果天下的人都糊涂而只有一个人拥有智慧,那么这位有智慧的人定将取胜。当勇猛的人遇到同样勇猛的人,那么就不能只依靠勇猛了;如果聪明的人遇到同样聪明的人。那么光是拥有智慧也是不够的。正因为单独依靠智慧或者勇气来平定天下是不够的,所以天下的灾难,才会蜂拥而起而又难以平定。我曾经听说,古时候可称英雄的帝王,在遇到那些有智慧和勇气之人时,总是利用他们看似并不智慧也不勇猛的方法去挑战他们,然后真正的大智大勇才能体现出来。

悲夫!世之英雄,其处于世,亦有幸不幸邪?汉高祖、唐太宗,是以智勇独过天下而得之者也;曹公、孙、刘,是以智勇相遇而失之者也。以智攻智,以勇击勇,此譬如两虎相捽,齿牙气力,无以相胜,其势足以相扰,而不足以相毙。当此之时,惜乎无有以汉高帝之事制之者也。
可悲呀!世间的英雄,他们处在世上,难道也有幸运与不幸运之分吗?汉高祖、唐太宗是以个人智勇超过天下所有的人而得以称帝的,曹操、孙权、刘备是因他们智勇相当而又偏偏生在同一时代,因而失去了得到整个天

下的机会。用智谋来打击智谋,用勇猛打击勇猛,这就好像两只老虎相遇而争斗。爪牙、气力相当。断然都难以取胜。他们的势力足以相互骚扰对方,却不能一举消灭对方。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可惜没有人想到要用汉高祖的方法来制服对方。

昔者项籍,乘百战百胜之威,而执诸侯之柄,咄嗟叱咤,奋其暴怒,西向以逆高祖,其势飘忽震荡,如风雨之至。天下之人,以为遂无汉矣。然高帝以其不智不勇之身,横塞其冲,徘徊而不得进,其顽钝椎鲁,足以为笑于天下,而卒能摧折项氏而待其死,此其故何也?夫人之勇力,用而不已,则必有所耗竭;而其智虑久而无成,则亦必有所倦怠而不举。彼欲用其所长以制我于一时,而我闭门而拒之,使之失其所求,逡巡求去而不能去,而项籍固已败矣。
从前的项羽,用百战百胜的威势,统率着各路诸侯大军,称得上是叱咤风云的人物,狂呼大吼地展示他愤怒的气势向西攻打汉高祖刘邦,那声势飘忽浩荡如同狂风暴雨来临一般惊天动地。天下人都以为大汉从此就灭亡了。然而刘邦却凭借他那看似不聪明又不勇敢的身躯。在项羽进军的冲要之地横杀竖挡,使项羽的军队来回游动而不能前进。汉高祖的黑笨朴实。足以让天下人嘲笑。然而最后却能击败强大的项羽而后等待项羽溃败而亡,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人的勇猛力量,如果拼命不停地使用,就必然会有消耗殆尽的时候,而人的策谋如果总是不能成功的话,就会有所疲伴懈众而无法振作起来,他想用他的长处一时之间制服我那么我就关上门不予理睬他,使他失去取胜的希望,达不到他所想要达到的目的,使他陷入攻不下想走却又不能退走的境地,而项羽的部队长途跋涉原本就已经疲惫不堪了。

今夫曹公、孙权、刘备,此三人者,皆知以其才相取,而未知以不才取人也。世之言者曰:孙不如曹,而刘不如孙。刘备唯智短而勇不足,故有所不若于二人者,而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则亦已惑矣。盖刘备之才,近似于高祖,而不知所以用之之术。昔高祖之所以自用其才者,其道有三焉耳:先据势胜之地,以示天下之形;广收信、越出奇之将,以自辅其所不逮;有果锐刚猛之气而不用,以深折项籍猖狂之势。此三事者,三国之君,其才皆无有能行之者。独有一刘备近之而未至,其中犹有翘然自喜之心,欲为椎鲁而不能钝,欲为果锐而不能达,二者交战于中,而未有所定。是故所为而不成,所欲而不遂。弃天下而入巴蜀,则非地也;用诸葛孔明治国之才,而当纷纭征伐之冲,则非将也;不忍忿忿之心,犯其所短,而自将以攻人,则是其气不足尚也。
现在曹操、孙权、刘备这三个人,每个人都知道凭自己的才智去相搏,却不知道用自己的看似不足去取胜。世上的人都这样议论:孙权不如曹操,而刘备不如孙权。刘备的智谋浅显而又勇猛不足,相对于曹、孙二人有所不足,却不懂得用自己的不足来求取胜利,这样也是太糊涂了。刘备的才能,与汉高祖刘邦已经很接近了,却不懂得刘邦使用这种才能的方法。当年汉高祖刘邦使用自己才智应该是这三种方法:先占据有利的地形。以此昭示他要夺取天下的气 势;大量招募像韩信、彭越等这些才能出众的将领,用来弥补自己能力的不足:有果敢敏锐、刚烈勇猛的气魄却不轻易表现出来,等待用以大大挫败项羽猖狂的气势。这三种方法,三国的君主中都没能够成为真正实施的人。只有一个刘备,接近有这种本领却未能完全达到汉高祖的境界,内心还有点自以为是沾活自喜的情绪。想做一个愚笨的人却不能纯正,想做果敢敏锐的人而又不能明达。这两种思想在心中激烈交战,始终犹疑不定。因此所做的事情不成功,想达到的愿望却不能实现。舍弃夺取天下的大志而进入巴蜀,那是进入了不合适的地方;用诸葛亮这样治理国家的人才,却正处于纷乱的争战之中,对于将才是不合适的;不能忍耐一时的愤恨之心,没有避开自己的短处,却自己领兵来攻打别人,那么这种任性使气的行为是不值得称道的。

嗟夫!方其奔走于二袁之间,困于吕布而狼狈于荆州,百败而其志不折,不可谓无高祖之风矣,而终不知所以自用之方。夫古之英雄,唯汉高帝为不可及也夫!
唉!当他在袁绍、袁术两路诸侯之间疲于奔命,当他被吕布所困的时候,当他在荆州被曹操追打得狼狈不堪的时候,当他在战场上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却从没放弃自己的志向,不能不说他没有汉高祖的风范,但始终不能懂得如何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看古代的英雄人物,只有汉高祖刘邦是无人能够比得上的!

天下皆怯而独勇,则勇者胜;皆暗而独智,则智者胜。勇而遇勇,则勇者不足恃也;智而遇智,则智者不足用也。夫惟智勇之不足以定天下,是以天下之难蜂起而难平。盖尝闻之,古者英雄之君,其遇智勇也,以不智不勇,而后真智大勇乃可得而见也。

悲夫!世之英雄,其处于世,亦有幸不幸邪?汉高祖、唐太宗,是以智勇独过天下而得之者也;曹公、孙、刘,是以智勇相遇而失之者也。以智攻智,以勇击勇,此譬如两虎相捽,齿牙气力,无以相胜,其势足以相扰,而不足以相毙。当此之时,惜乎无有以汉高帝之事制之者也。

昔者项籍,乘百战百胜之威,而执诸侯之柄,咄嗟叱咤,奋其暴怒,西向以逆高祖,其势飘忽震荡,如风雨之至。天下之人,以为遂无汉矣。然高帝以其不智不勇之身,横塞其冲,徘徊而不得进,其顽钝椎鲁,足以为笑于天下,而卒能摧折项氏而待其死,此其故何也?夫人之勇力,用而不已,则必有所耗竭;而其智虑久而无成,则亦必有所倦怠而不举。彼欲用其所长以制我于一时,而我闭门而拒之,使之失其所求,逡巡求去而不能去,而项籍固已败矣。

今夫曹公、孙权、刘备,此三人者,皆知以其才相取,而未知以不才取人也。世之言者曰:孙不如曹,而刘不如孙。刘备唯智短而勇不足,故有所不若于二人者,而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则亦已惑矣。盖刘备之才,近似于高祖,而不知所以用之之术。昔高祖之所以自用其才者,其道有三焉耳:先据势胜之地,以示天下之形;广收信、越出奇之将,以自辅其所不逮;有果锐刚猛之气而不用,以深折项籍猖狂之势。此三事者,三国之君,其才皆无有能行之者。独有一刘备近之而未至,其中犹有翘然自喜之心,欲为椎鲁而不能钝,欲为果锐而不能达,二者交战于中,而未有所定。是故所为而不成,所欲而不遂。弃天下而入巴蜀,则非地也;用诸葛孔明治国之才,而当纷纭征伐之冲,则非将也;不忍忿忿之心,犯其所短,而自将以攻人,则是其气不足尚也。

 

嗟夫!方其奔走于二袁之间,困于吕布而狼狈于荆州,百败而其志不折,不可谓无高祖之风矣,而终不知所以自用之方。夫古之英雄,唯汉高帝为不可及也夫!

暗:昏昧,愚昧,不明白。

曹公:这里指曹操,字孟德。

孙:孙权,字仲谋,公元229年正式称帝建立吴国。

刘:刘备。字玄德,公元221年,于成都即位称帝,建立蜀国。

捽:抵触,冲突相遇。

顽钝:顽固迟钝。

椎:愚钝,朴实。

鲁:愚笨鲁莽。

耗竭:消耗殆尽。

逡巡:因为有所顾虑而停滞不前,徘徊犹豫。

自辅:弥补。

逮:赶上,到。

冲:军事或交通上的要地。

忿忿:愤怒不平的样子。

二袁:此处指袁绍和他的弟弟袁术。

狼狈:作战失败。

百败:这里指经历过多次失败,不是确数。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三国论

展开

文章以“以不智不勇,而后真智大勇乃可得而见”立论,由此对刘、项和三国史事加以分析,并着重将刘备与刘邦进行对比,指出刘备的失误。

苏辙此文为策文,上来要求先抓住考官的眼睛,前面说得非常有气势,朗朗上口,最后说智慧和勇气不足以平定天下。这样读者接下来就会自然而然地发问:那什么能够平定天下呢?如果主考官上来第一段就看不下去了,效果可想而知。

文章立意新颖,全文不断以感叹之句,喟然之词营造感时伤事的基调。论述婉转而条理清晰,又极具开阖抑扬之势。立意新颖,论述婉转而条理分明,具开合抑扬之势。

折叠

创作背景

《三国论》作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是苏辙二十五篇应制科举进论之一。文章对刘、项和三国史事加以分析,着重将刘备、刘邦进行对比,指出刘备的不足。文章这篇文章为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苏辙为应制科举而进论二十五篇之一。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年-1112年)汉族,字子由,宋朝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县)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详情

三国论原文,三国论翻译,三国论赏析,三国论阅读答案,出自苏辙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TVRZd05qazVNVEF4TmprMg==.html

诗词类别

苏辙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bt下载神器迅雷版本明星合成明星热搜排行榜大红包1080完整手机播放明星排行兔子bt资源袋鼠ios版下载beta2020明星出场费价格表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