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送述古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南乡子·送述古原文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人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南乡子·送述古拼音解读
huí shǒu luàn shān héng
jiàn rén zhī jiàn chéng
shuí lín píng rén shàng
tíng tíng
yíng 西 lái sòng háng
guī wǎn fēng qīng
zhěn chū hán mèng chéng
jīn cán dēng xié zhào chù
yíng yíng
qiū qíng shí lèi qíng
d d i i v v c c l l a a s s s s = = " " c c o o n n t t " " s s t t y y l l e e = = " " p p a a d d d d i i n n g g : : 0 0 p p x x ; ; m m a a r r g g i i n n : : 1 1 5 5 p p x x 2 2 0 0 p p x x 0 0 p p x x ; ; c c o o l l o o r r : : # # 0 0 f f 0 0 f f 0 0 f f ; ; h h e e i i g g h h t t : : a a u u t t o o ; ; c c l l e e a a r r : : b b o o t t h h ; ; f f o o n n t t - - s s i i z z e e : : 1 1 4 4 p p x x ; ; l l i i n n e e - - h h e e i i g g h h t t : : 2 2 8 8 p p x x ; ; o o v v e e r r f f l l o o w w : : h h i i d d d d e e n n ; ; f f o o n n t t - - f f a a m m i i l l y y : : , , A A r r i i a a l l , , H H e e l l v v e e t t i i c c a a ; ; " " > > / / d d i i v v > > d d i i v v c c l l a a s s s s = = " " t t o o o o l l " " s s t t y y l l e e = = " " p p a a d d d d i i n n g g : : 0 0 p p x x ; ; m m a a r r g g i i n n : : 2 2 0 0 p p x x 2 2 0 0 p p x x 3 3 p p x x ; ; c c o o l l o o r r : : # # 0 0 f f 0 0 f f 0 0 f f ; ; h h e e i i g g h h t t : : 3 3 2 2 p p x x ; ; c c l l e e a a r r : : b b o o t t h h ; ; f f o o n n t t - - f f a a m m i i l l y y : : , , A A r r i i a a l l , , H H e e l l v v e e t t i i c c a a ; ; f f o o n n t t - - s s i i z z e e : : 1 1 2 2 p p x x ; ; " " > > / / d d i i v v >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回头看横亘的远山,已看不见城中的人影,只隐隐看见一座城。谁像那临平山上的高塔,亭亭伫立,迎送往来的客人。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回家的路上,晚风凄清,枕上初寒,难以入眠。今夜残灯斜照,微光闪烁,秋雨虽停但泪还未尽。

参考资料:
1、唐圭璋,周汝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04:656
2、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中华书局,2002-09:85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不见居人只见城:取自唐·欧阳詹《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中的“驱马觉渐远,回头长路尘。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谓城、人皆不可见。此谓见城不见人(指述古),稍作变化。临平山:在杭州东北。临平塔时为送别的标志。亭亭,直立的样子。

归路晚风清。一枕(zhěn)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yíng)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归路,回家的路上。荧荧,既指“残灯斜照”,又指泪光,比喻贴切新颖。这里指残灯照射泪珠的闪光。

参考资料:
1、唐圭璋,周汝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04:656
2、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中华书局,2002-09:85

词的上片回叙分手后回望离别之地临平镇和临平山,抒写了对往事无限美好的回忆和对友人的依恋之情。起首两句写词人对陈襄的离去特别恋恋不舍,一送再送,直到回头不见城中的人影,而那临平山上亭亭伫立的高塔似乎翘首西望,不忍郡守的调离。这种从眼前实景落笔而展衍开去与由景入情的写法,不仅使人感到亲切,而且增加了作品的深度。接下来三句写临平山上的塔,仍就眼前景物落笔,实则是以客观的无知之物,衬托词人主观之情。“谁似”二字,既意喻词人不像亭亭耸立的塔,能目送友人远去而深感遗憾,又反映了词人不像塔那样无动于衷地迎客西来复送客远去,而为友人的离去陷入深深的哀伤之中;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迎友人来杭又送友人离去的实际。

下片写词人归途中因思念友人而夜不成眠。晚风凄清,枕上初寒,残灯斜照,微光闪烁,这些意象的组接,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烘托了作者的凄凉孤寂心境。末句“秋雨晴时泪不晴”,用两个“晴”字把雨和泪联系起来,比喻贴切而新颖,加强了作者思念之苦的表现,读来叩人心扉,令人叹婉不已。

这首词艺术上的特色首先是将山塔、秋雨拟人化,赋予作者自身的感情和心绪,将无生命的景物写活。这种手法,表现出词人不凡的功力。其次是衬托,上片“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送客西来送客行”以塔之无情衬托人之有情,“秋雨晴时泪不晴”用秋雨停衬托泪不停。本首词主要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参考资料:
1、唐圭璋,周汝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04:656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南乡子·送述古赏析

词的上片回叙分手后回望离别之地临平镇和临平山,抒写了对往事无限美好的回忆和对友人的依恋之情。起首两句写词人对陈襄的离去特别恋恋不舍,一送再送,直到回头不见城中的人影,而那临平山上亭亭伫立的高塔似乎翘首西望,不忍郡守的调离。这种从眼前实景落笔而展衍开去与由景入情的写法,不仅使人感到亲切,而且增加了作品的深度。接下来三句写临平山上的塔,仍就眼前景物落笔,实则是以客观的无知之物,衬托词人主观之情。“谁似”二字,既意喻词人不像亭亭耸立的塔,能目送友人远去而深感遗憾,又反映了词人不像塔那样无动于衷地迎客西来复送客远去,而为友人的离去陷入深深的哀伤之中;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迎友人来杭又送友人离去的实际。

下片写词人归途中因思念友人而夜不成眠。晚风凄清,枕上初寒,残灯斜照,微光闪烁,这些意象的组接,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烘托了作者的凄凉孤寂心境。末句“秋雨晴时泪不晴”,用两个“晴”字把雨和泪联系起来,比喻贴切而新颖,加强了作者思念之苦的表现,读来叩人心扉,令人叹婉不已。

这首词艺术上的特色首先是将山塔、秋雨拟人化,赋予作者自身的感情和心绪,将无生命的景物写活。这种手法,表现出词人不凡的功力。其次是衬托,上片“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送客西来送客行”以塔之无情衬托人之有情,“秋雨晴时泪不晴”用秋雨停衬托泪不停。本首词主要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展开

词的上片回叙分手后回望离别之地临平镇和临平山,抒写了对往事无限美好的回忆和对友人的依恋之情。起首两句写词人对陈襄的离去特别恋恋不舍,一送再送,直到回头不见城中的人影,而那临平山上亭亭伫立的高塔似乎翘首西望,不忍郡守的调离。这种从眼前实景落笔而展衍开去与由景入情的写法,不仅使人感到亲切,而且增加了作品的深度。接下来三句写临平山上的塔,仍就眼前景物落笔,实则是以客观的无知之物,衬托词人主观之情。“谁似”二字,既意喻词人不像亭亭耸立的塔,能目送友人远去而深感遗憾,又反映了词人不像塔那样无动于衷地迎客西来复送客远去,而为友人的离去陷入深深的哀伤之中;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迎友人来杭又送友人离去的实际。

下片写词人归途中因思念友人而夜不成眠。晚风凄清,枕上初寒,残灯斜照,微光闪烁,这些意象的组接,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烘托了作者的凄凉孤寂心境。末句“秋雨晴时泪不晴”,用两个“晴”字把雨和泪联系起来,比喻贴切而新颖,加强了作者思念之苦的表现,读来叩人心扉,令人叹婉不已。

这首词艺术上的特色首先是将山塔、秋雨拟人化,赋予作者自身的感情和心绪,将无生命的景物写活。这种手法,表现出词人不凡的功力。其次是衬托,上片“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送客西来送客行”以塔之无情衬托人之有情,“秋雨晴时泪不晴”用秋雨停衬托泪不停。本首词主要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折叠

创作背景

熙宁七年(1074)年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移守南都(今河南商丘),苏轼追送其至临平(今余杭),写下了这首情真意切的送别词。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详情

南乡子·送述古原文,南乡子·送述古翻译,南乡子·送述古赏析,南乡子·送述古阅读答案,出自苏轼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1190.html

诗词类别

苏轼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手机迅雷苹果版下载bt明星叫什么东明星人物图片给钱就能睡的明星男明星排行榜100名明星大侦探污明星热搜排行榜天天影院bt盒子种子搜索神器梅艳芳被10多人上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