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

作者:岑参      朝代: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原文
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
红亭水木不知暑,忽弹黄钟和白纻。
清风飒来云不去,闻之酒醒泪如雨。
汝归秦兮弹秦声,秦声悲兮聊送汝。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拼音解读
wén qín zhēng shēng zuì
chán xián shí sān zhù
yuàn diào màn shēng
wèi zhōng
hóng tíng shuǐ zhī shǔ
dàn huáng zhōng bái zhù
qīng fēng lái yún
wén zhī jiǔ xǐng lèi
guī qín dàn qín shēng
qín shēng bēi liáo sò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你没听说秦筝声音最苦,五色琴弦缠着十三琴柱。

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
曲调幽怨缓慢如泣如诉,一曲尚未弹完天已近午。

红亭水木不知暑,忽弹黄钟和白纻。
红亭池水树木不觉暑气,秦筝忽又弹起黄钟白纻。

清风飒来云不去,闻之酒醒泪如雨。
清风飒飒云彩停留不动,客人醒过酒来泪下如雨。

汝归秦兮弹秦声,秦声悲兮聊送汝。
你归秦地为你弹奏秦声,秦声悲哀啊,送你上路。

参考资料:
1、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316-318

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秦筝:古秦地(今陕西一带)产的一种弦乐器。筝,一种弦乐器。五色:涂成五色。缠弦:将弦缠在筝上。十三柱:十三根缠弦的支柱。

怨(yuàn)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
如欲语:好似向人倾诉。

红亭水木不知暑(shǔ),忽弹黄钟和白纻。
不知暑:不觉有暑天的炎气。

清风飒(sà)来云不去,闻之酒醒泪如雨。
云不去:云彩为秦筝声吸引而不愿离去。

汝归秦兮弹秦声,秦声悲兮聊送汝。
秦:指地处秦地的长安。聊:聊以,姑且。汝:你。

参考资料:
1、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316-318

这首诗以秦筝为题作歌写送别。全诗可分为三层。

诗的前四句主要写秦筝的音调特色。以“汝不闻”点明此歌乃是为肖正而作,并且强调秦筝,引起全诗,“苦”,概括了秦筝声调的特色。次句又以秦筝构造的复杂暗示曲调将不同寻常。三、四两句则具体写秦筝的声音特色,先直接写声调的幽怨沉缓,然后又以时间的推移写曲调的悠远绵长,人们预知秦筝将奏出动人的曲子。

诗的次四句写送别时弹奏秦筝。先点明水绕树合的红亭,是送别的环境,也是弹筝的环境。次点出所弹曲调为‘黄钟乐》和《白芝曲》。然后集中写秦筝的音乐效果:清风飒飒而来,浮云停滞不动。“飒”,透露出凄怨,“云不去”反映出缠绵难舍。这两句不仅用自然界的景物形象写出秦筝之声,而且以物之尚且有知’,衬托了人之不能无感,遂有“闻之酒醒泪如雨”一句,来写秦筝声引起的惆怅别情。

诗的最后两句点明“送”字。归秦地而作秦声,歌题是恰切的。结尾“汝”字与开头“汝7字相呼应,强调“送汝”,而一个“悲”字呼应开头的“苦”字,写出借秦筝传达出的悲苦不忍别离的心情。其中似也包含着弃置州县,难以归京的苦闷。

这首诗情调悲切婉转,催人泪下,韵脚也低沉凝重,突出地表达了诗人送别时凄怆悲苦的心绪。

参考资料:
1、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316-318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赏析

这首诗以秦筝为题作歌写送别。全诗可分为三层。

诗的前四句主要写秦筝的音调特色。以“汝不闻”点明此歌乃是为肖正而作,并且强调秦筝,引起全诗,“苦”,概括了秦筝声调的特色。次句又以秦筝构造的复杂暗示曲调将不同寻常。三、四两句则具体写秦筝的声音特色,先直接写声调的幽怨沉缓,然后又以时间的推移写曲调的悠远绵长,人们预知秦筝将奏出动人的曲子。

诗的次四句写送别时弹奏秦筝。先点明水绕树合的红亭,是送别的环境,也是弹筝的环境。次点出所弹曲调为‘黄钟乐》和《白芝曲》。然后集中写秦筝的音乐效果:清风飒飒而来,浮云停滞不动。“飒”,透露出凄怨,“云不去”反映出缠绵难舍。这两句不仅用自然界的景物形象写出秦筝之声,而且以物之尚且有知’,衬托了人之不能无感,遂有“闻之酒醒泪如雨”一句,来写秦筝声引起的惆怅别情。

诗的最后两句点明“送”字。归秦地而作秦声,歌题是恰切的。结尾“汝”字与开头“汝7字相呼应,强调“送汝”,而一个“悲”字呼应开头的“苦”字,写出借秦筝传达出的悲苦不忍别离的心情。其中似也包含着弃置州县,难以归京的苦闷。

这首诗情调悲切婉转,催人泪下,韵脚也低沉凝重,突出地表达了诗人送别时凄怆悲苦的心绪。

展开

这首诗以秦筝为题作歌写送别。全诗可分为三层。

诗的前四句主要写秦筝的音调特色。以“汝不闻”点明此歌乃是为肖正而作,并且强调秦筝,引起全诗,“苦”,概括了秦筝声调的特色。次句又以秦筝构造的复杂暗示曲调将不同寻常。三、四两句则具体写秦筝的声音特色,先直接写声调的幽怨沉缓,然后又以时间的推移写曲调的悠远绵长,人们预知秦筝将奏出动人的曲子。

诗的次四句写送别时弹奏秦筝。先点明水绕树合的红亭,是送别的环境,也是弹筝的环境。次点出所弹曲调为‘黄钟乐》和《白芝曲》。然后集中写秦筝的音乐效果:清风飒飒而来,浮云停滞不动。“飒”,透露出凄怨,“云不去”反映出缠绵难舍。这两句不仅用自然界的景物形象写出秦筝之声,而且以物之尚且有知’,衬托了人之不能无感,遂有“闻之酒醒泪如雨”一句,来写秦筝声引起的惆怅别情。

诗的最后两句点明“送”字。归秦地而作秦声,歌题是恰切的。结尾“汝”字与开头“汝7字相呼应,强调“送汝”,而一个“悲”字呼应开头的“苦”字,写出借秦筝传达出的悲苦不忍别离的心情。其中似也包含着弃置州县,难以归京的苦闷。

这首诗情调悲切婉转,催人泪下,韵脚也低沉凝重,突出地表达了诗人送别时凄怆悲苦的心绪。

折叠

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岑参,唐代诗人。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公元742~756年)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武威,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世称“岑嘉州”。卒于成都。其诗长于七言歌行。所作题材广泛,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有《岑嘉州诗…详情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原文,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翻译,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赏析,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阅读答案,出自岑参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16501.html

诗词类别

岑参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迅雷种子链接地址天醒之路迅雷下载电视剧下载安卓宝cilimao磁力猫2020迅雷ios版下载beta迅雷电影在线观看2019手机磁力蛙 最佳磁力搜索引擎在线西瓜影音迅雷极速版手机下载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